解说一下:古时候的人们是如何拯救"单身狗"的呢?(图)
古时候的人们是如何拯救"单身狗"的呢?
单身的问题不只是在今天,在古代也同样存在。虽然古代会把婚姻作为一项政策来实施,到了合适年龄没有结婚就算犯法,可是毕竟也不会所有人都能够顺利结婚的,有时候是出于经济原因,有时候是整个社会环境。李世民时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特意颁布了一道诏书,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他是如何解决单身人群的问题吧。
单身狗是近些年来出现的一个网络俚语,指那么没有恋爱对象或没有结婚的单身男女。特别是最近几年,单身这种社会现象越来越普遍,在中国古代也虽然实行的是早婚制度,男女通常在十几岁就成婚,但仍然存在不少单身的情况,那么当时的人们是如何拯救那些“单身狗”的呢?
历朝历代都提倡早婚、多生的政策,甚至制定法规,严惩那些一直没有成婚的男女。比如在南北朝时期,朝廷的法令规定,“女子十五不嫁,家人坐之”。也就是说,如果您家有女孩年满十五岁,但还没嫁出去,那您一家人就准备坐牢吧。除了坐牢外,朝廷还要进行严厉的罚款,“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
当然当时的朝廷也明白,造成单身的原因并非是男的不想娶、女的不想嫁,更多的是经济方面的原因。按照中国传统的礼法,男女结婚要经过“三媒六聘”,期间男方除了家境不错外,还要向女方提供大量聘礼,否则是不能成婚的。如果男方连房子都没有,女方父母怎么会同意这门婚事呢?
特别是在战乱之后,大量土地荒芜,人民流离失所,更没有经济实力来成婚,唐太宗李世民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话说在隋朝开皇年间,全国人口达到4600多万,但经过隋末战乱,到唐朝贞观初年,全国人口仅为1200多万。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可以说人口就是国家的财富与支柱,人口少,劳动力不足,严重影响了国家赋役的征收以及兵力的来源,这也是历朝历代皇帝们为何鼓励早婚生育的原因。为了拯救“单身狗”,李世民在即位初年就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颁布了著名的《令有司劝勉庶人婚聘及时诏》,来帮助广大单身青年,解决婚姻问题。
李世民在诏书中表示“朕肃奉天命,为之父母”,也就是说朕是仰承天命,做了皇帝,就是所有百姓的父母,所有你们的婚姻大事,朕也很关心。李世民首先关注的是那些没有房子、没有家业的青年男女,当然主要是男子,“其庶人之男女无室家者,并仰州县官人,以礼娉娶,皆任其同类相求,不得抑取”。
换言之,没有家业的男女的婚姻问题,由当地“州县官人”们负责,“以礼娉娶”,而且可以让他们自主选择,不得“拉郎配”。李世民还明确规定了男女成婚的年龄,“男年二十、女年十五以上”。另外对于广大贫困青年,李世民也没忘了他们,“若贫寠之徒,将迎匮乏者,仰于其亲近,及乡里富有之家,衰多益寡,使得资送以济”。
对于不能提供聘礼的人,由他的亲戚以及同乡之中的富户负责出资,帮助他们成婚。李世民还把“婚姻及时”、“户口增多”作为地方官员考核的重要指标。李世民的这项政策得到了广大群众支持,也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到贞观末年,全国人口增长到1900多万,为唐朝的盛世局面奠定了基础。
本文链接:http://copcfund.org/ls/23051.html 转载需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