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马超为什么有羌族血统?(图)
马超为什么有羌族血统?
马超的爷爷是东汉开国将军,所以马超家也算是当时的大家族了。但是因为马超不服曹操又起兵与之抗衡导致自己越发落魄,最后降了刘备。其实马超是有羌族血统的,而且马超的武艺也是非常高超,如果按照个人实力来说应该能排在五虎将之一。但是马超的身份太特殊,刘备一直对马超有所防备,所以不敢全力用他,最后马超也是悔恨中过世。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节选自曹植《白马篇》
年少时读三国,总一厢情愿地把曹植的《白马篇》加于马超身上。少年将军,驰骋疆场,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在《三国演义》众多超一流武将中,符合这个形象的屈指可数。
马超字孟起,扶风茂陵人,是东汉开国将军马援的后代。据《典略》记载,马超的祖父“与羌错居。家贫无妻,遂娶羌女,生腾”。马腾就是马超的父亲,可见马超体内至少有1/4的羌族血统。羌族尚武善战古来有名,马超却“信著北土,威武并昭”,被羌胡视为神一般的人物,这和他的羌族血统不无关系,但更大的原因恐怕还在于他的武力值。
两汉魏晋期间,西凉军素来是公认的劲旅。据《后汉书·虞诩列传》记载,东汉永初四年,羌胡反乱,残破并、凉,大将军邓陟想放弃凉州,虞诩听说后,力劝李脩不可如此,他说“彦曰:‘关西出将,关东出相。’观其习兵壮勇,实过余州。今羌胡所以不敢入据三辅,为心腹之害者,以凉州在后故也。”身处西域边陲这样一个用拳头说话的地方,武力不过人是站不住脚的。史书关于马超勇武的第一次记载大概是东汉建安七年(公元202年),马腾派马超率兵关中援助钟繇,讨伐郭援、高干。马超在战斗中脚部中箭,他用布裹住自己的脚继续作战,大破敌军,其部将庞德将郭援斩杀。
这一仗和九年后的潼关大战相比,只是牛刀小试。尽管潼关大战以曹操大败关西联军告终,但马超在这场大战的表现耀眼非常。《三国演义》中“曹阿瞒割须弃袍”一节为世人津津乐道,这是小说敷衍的故事,但即使没有这一节,也不影响马超的勇武形象。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派钟繇、夏侯渊出兵,想从西凉进军汉中。马超认为这是曹操的假途灭虢之计,联合韩遂等各路诸侯十万余人起兵反曹。曹军驻扎在蒲阪,想要西行渡河,马超跟韩遂说:“宜於渭北拒之,不过二十日,河东谷尽,彼必走矣”,可惜韩遂不同意,曹操听说后感叹到“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可见马超不仅武力过人,战术智慧也是有的。后来曹操从潼关北渡,遭到马超的急袭,“张郃等见事急,共引公入船。河水急,比渡,流四五里,超等骑追射之,矢下如雨。诸将见军败,不知公所在,皆惶惧,至见,乃悲喜,或流涕。”尽管曹操大笑自嘲“今日几为小贼所困乎!”,但这的确是用兵如神的曹操军旅生涯中为数不多的狼狈场面。
潼关之战后,杨阜劝曹操斩草除根:“超有信、布之勇,甚得羌、胡心。若大军还,不严为其备,陇上诸郡非国家之有也。”信、布就是西汉的韩信、英布,都是不世出的名将,马超能得到敌人杨阜这样的评价,足见其勇武是时所公认的。曹操因东边战事没采纳杨阜的建议,马超果然率军攻击陇上郡县,“陇上郡县皆应之……超自称征西将军,领并州牧,督凉州军事”。后来马超被杨阜、姜叙、梁宽、赵衢等合谋击败,逃入汉中。到了建安二十年(215年),刘备围成都、攻刘璋,此时马超在汉中因为张鲁手下离间,过得并不顺心,于是暗中向刘备抛出了橄榄枝,刘备大喜说“我得益州矣”,马超将兵直接开到成都城下,全城毛骨悚然,“城中震怖,璋即稽首”。刘备拿下成都是早晚的事,但马超无疑是让刘璋心理彻底崩溃的最后一击,其威名卓著可见一斑。
马超的加入,让远在荆州的关羽感到了威胁。他写信给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诸葛亮深知关羽骄矜,回信说:“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才算把关羽哄住。能让关羽这样的人感到不安,也足见马超英雄了。遗憾的是,投入刘备帐下的马超,除了在汉中大战中为刘备带来了氐族的战斗力,在战场上再也没有潼关之战时的出众表现,甚至再也没有打过一场像样的仗,似乎是被刘备雪藏了。个中原因很简单,马超原本就是一方诸侯,投入刘备帐下得不到信任是很正常的。在刘备势力的七年,马超“常怀危惧”,一直过得谨小慎微。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彭羕被刘备贬去当江阳太守,心里不痛快,便去见马超,在马超面前大骂刘备是“老革荒悖”,并对他说“卿为其外,我为其内,天下不足定也。”彭羕能对马超说这些,说明马超不得志他是看在眼里的,结果马超被吓得一言不发,转过头就悉数向刘备报告,于是彭羕被下狱处死。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刘备尽管看中马超的勇武和他在西凉的威名,但对马超始终是不放心的。
不少人觉得马超可惜,固然可惜,但冤吗?一点都不冤。清朝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评价吕布说“布之恶无他,无恒而已……与无恒者处,有家而家毁,有身而身危,乃至父子、兄弟、夫妇之不能相保。”在我看来,马超也适用这几句话。《三国演义》中写曹操在衣带诏事件中杀了马腾,马超兴兵潼关是为父报仇,这是因果颠倒,事实上曹操杀马腾,正是因为马超造反。《典略》记载,建安十三年,马腾带着包括马超弟弟马休、马铁在内的全家人离开西凉,回到京畿,并“徙其家属皆诣邺”,全部都生活了曹操眼皮子底下。在这种情况下,马超三年后依然联合韩遂起兵反曹。韩遂是什么人?早年和马腾以兄弟相称,后来两人闹矛盾,“杀腾妻子、连兵不解”,马超却不念旧仇,更置一家老小安危于不顾,实在令人心寒。潼关一战后,曹操“诏收灭超家属”,大部分族人惨死刀下。
投入张鲁帐下后,张鲁本欲委其以重任,还想把女儿嫁给他,但有人跟张鲁说“若此不爱其亲,焉能爱人”,鲁遂作罢。建安二十年(215年)的正月初一,马超妾董氏的弟弟董种来拜年,马超捶胸吐血曰:“阖门百口,一旦同命,今二人相贺邪? ”可见灭族对他带来的打击是非常大的。匪夷所思的是,这一年他将兵投刘备,丝毫没有吸取教训,又一次把董氏和儿子马秋留在汉中,后来曹操把董氏赐给了阎圃,把马秋交给张鲁处置,张鲁“自手杀之”。陈寿对马超给出“阻戎负勇,以覆其族”的评价,可谓一针见血。试问,这样一个“不爱其亲”的人,让刘备怎么放心、怎么信任?
蜀汉章武二年(222年),在蜀地战战兢兢度过七年的马超走到了人生尽头,年仅47岁。这七年,或许他每一天都在失去家人的悔恨和无助中度过。临死前,他给刘备上疏,个中悲切令人不忍卒读:“臣门宗二百馀口,为孟德所诛略尽,惟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深讬陛下,馀无复言。 ”然而彼时,刚刚遭受夷陵大败的刘备,业已到了油尽灯枯之时,大概已经没有悲天悯人的余力了。
北风悲鸣,弥留之际的马超,不知是否还会忆起当年潼关城下的秋风、落日和马蹄声?
本文链接:http://copcfund.org/ls/23225.html 转载需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