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一下:古代的诗画为什么能保存千年?靠什么防腐?(图)
古代的诗画为什么能保存千年?靠什么防腐?
很多年代久远的古董,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腐蚀,或者变色。但古代的字画似乎都能比较好的保存下来,甚至是有些千年以前的画作几乎也没被腐蚀掉,那古人是通过什么办法达到防腐的呢?其实这也体现了古人的智慧,还有前瞻性。因为只要是名人的字画,在古代肯定也价值连城,甚至可能会被当做传家宝,所以如何难让笔墨一直不掉色就成一大难题。当然办法永远比困难多,一起来看看他们究竟是怎么做的吧。
众所周知,迄今传世最早的书法作品,
是故宫博物院所藏西晋文学家陆机的章草《平复帖》,
作为中国第一件流传有序的法帖墨迹,
享有“法帖之祖”的美誉。
《平复帖》创作时间至少在1700年前,
但至今不腐,古人是如何做到的?
壹
让我们把《平复帖》放大了看。
看到那横横竖竖的痕迹没?
这是纸张表面的纤维束,非常密集,仔细看甚至还能看到一些未及捣碎的成股的麻绳头,用现代人的话来说,就是“帘纹不显,似不曾有效地研光,纸吃墨力差”。
如果放到陆机生活的那个年代,这些特征,就叫做“制作原始”,与出土汉纸相仿佛。
这些证据,说明《平复帖》所用的纸张材料为:麻纸。
先前曾有人将其鉴定为“蚕茧纸”,但经专家多次检验,确认该帖为早期的麻纸。
那《平复帖》千年不腐,和所用纸张材质有直接的关系吗?
即使是现代,所有被称之为“麻”的物件,都有粗糙、古朴的意味,麻纸也不例外。
陆机当年所用的麻纸,现代仍有小范围民间小作坊在生产,只是现代制作麻纸的材料,是纯枸树皮。比如甘肃东南部陇南市北端生产的“西和麻纸”,距今就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纯手工制作的西和麻纸
这种麻纸当地人也叫土纸,它以纯枸树皮为原材料,经斩竹漂塘、煮徨足火、舂臼、荡料入帘多等道工序制成。
枸树皮
它素以纸色古朴、纸质柔韧(抗撕裂)、耐磨、手感绵滑、极富弹性、不褶皱、千年不朽而适宜书写优雅的书札文书、长卷、册页等书画作品。
枸树皮制作麻纸
但西和麻纸究竟始于什么时候,无人知晓。据当地传承人说,自打记事起,村子里祖祖辈辈就在造纸。
在过去四五十年间,新疆、陕西、内蒙古等地都有古纸出土。1986年天水放马滩5号汉墓出土的古纸就是麻纸,最大一片21×19厘米,色泽白净、薄而匀,是张麻纸,其中纤维为大麻纤维↓
看来,麻纸确实能抵御千年风霜,坚挺地流传到现代,即使是置于无人看管的墓中。
而陆机所书信件的那张麻纸,由于受到后代钦慕者妥善地保管,要流传到现在,也不是什么难事。
西和麻纸绘制的书画作品
贰
除了纸张,我国古画想千年不腐,还有一个绝招。
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书画那么多,并不是所有都是用的麻纸,那那些没用麻纸的书画,用的是什么防腐高招呢?
这,还是让我们从喜气洋洋的春节开始说起。
春节年年有,对联户户新。
每逢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张贴着喜庆吉祥的对联,洋溢着团圆,祈福着来年。
而这一张张春联的背后,却是一个小小的不起眼的“小东西”的默默支撑。
它,就是浆糊。
俗话说,“三分画,七分裱”。绘画装裱的好坏,常影响一幅画的质量。而装裱中,刷浆糊的这个环节,至关重要。
明人周嘉胄《装潢志》在“用糊”一节强调:装裱与浆糊的关系,就如同墨与胶的关系,墨因为胶而成型,装裱因为浆糊而成就。
“裱之于糊,犹墨之于胶,墨以胶成,裱以糊就。”
“糊用佳,则卷舒温适。”
只有浆糊用得好,书画才能卷曲舒适,装裱的温度才能刚刚合适。
想当年,《清明上河图》1953年才重回故宫,1973年的时候进行了第二次装裱,装裱的技术则是用了中国传承了千年的古老技法,这时,最重要的道具——浆糊派上了用场!
此图的浆糊原料是用大米和小麦来做成的,还加入了“薰陆香末”。薰陆香又叫马尾香、天泽香、摩勒香、多伽罗香,既驱虫又可使浆糊粘性更强。
此外,一些装裱师在制糊时,有时也会加矾,这并非为了防腐,而是为了可防止褪色以及固定书画的墨色;也可以可避免镶缝开绽。
小小浆糊,制作看似简单,只需要几种原料的配比就可以完成。一份天然材料的遇见,使得浆糊,作为一种可逆的材料,保护了古画千余年。
大道至简,就是这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小浆糊,背后蕴含的,是我国古人参透自然法则后,灵活运用自然经验的深沉智慧。
本文链接:http://copcfund.org/ls/24944.html 转载需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