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解:《水浒传》中为什么好汉都用朴刀?朴刀是什么?(图)
《水浒传》中为什么好汉都用朴刀?朴刀是什么?
《三国演义》当中,名将基本上每个人都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武器,每一种武器都有自己的名字,独一无二,然而在《水浒传》当中,却没有这种情节,人物以性格为人所知,却不是他们的武器,因为他们使用的武器基本上都是同一种,那就是“朴刀”。这种朴刀究竟是什么样子,为什么梁山好汉用的都是它?
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四大名著中以《水浒传》最为笔者喜爱。
武松用的是朴刀,而另一个步军领袖刘唐用的也是朴刀。雷横雷都头,没有意外,他的兵器仍是朴刀,杨雄和拼命三郎石秀都是用的朴刀……
在大大小小的打斗场景中,出镜率最高的兵器无疑是朴刀。但朴刀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兵刃,直到今天学界仍存有很大争议。
1.朴刀是介于大刀与单刀之间的一种兵器,俗称双手带,是一种木柄上安有长而宽的钢刀的兵器。使用时,两手握着刀柄,像使用大刀那样,利用刀刃和刀本身的重量,来劈杀敌人。到了清末前后开始被广泛使用。在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军中很多人使用朴刀,又名“太平刀”。
朴刀属于组合型兵刃,《水浒传》中土豪卢俊义听信了村学究吴用的忽悠,离开家前往东南方躲避血光之灾。一路行来,卢俊义手中只是提了根棍棒,直到在梁山泊前的客店,这才取出了事先准备好的顺手兵器—朴刀。书中详细的为读者描述了朴刀的样子:“卢俊义取出朴刀,装在杆棒上,三个丫扣牢了,赶着车子,奔梁山泊路上来。”
2.有学者认为宋代朴刀起源的原因,是当时民间不许保存长兵器,于是民间把大刀改为短把的朴刀,战斗时再加柄。
宋朝立国之初,就严禁民间私造、私藏兵器。《宋史·兵志》中多有记载,如宋太祖开宝三年(970)诏:“京都士庶之家,不得私蓄兵器。”宋仁宗时因岭南为盗者多持博刀,故降诏:“广南民家毋得置博刀,犯者并锻人并以私有禁兵律论。”庆历八年(1048)再次降诏:“士庶之家,所藏兵器,非法所许者,限一月送官。敢匿,听人告捕。”
宋代对私造、私藏兵器一直严格禁止,诏令中“博刀”即朴刀,博、朴二字音同,最初不在严禁之列,后因岭南民间盗匪以之为武器,才被严禁。朴刀,也就成为了宋代唯一的合法民间武器。
3.就其起源而论,与其说是把大刀的柄缩短,以适应近战的需要,莫如说是为了应付民间不许保存长兵器,而把大刀改为短把的朴刀更符合历史实际。这种朴刀多在民间使用,但是在清朝,却破例地把朴刀纳入军队的指定兵器之中。
《清会典图录·武备图》将此刀又写作“扑刀”,其解义为“通长一尺九寸五分,刃长一尺四寸。上广下狭,木柄缠革。”如按清营造尺,一尺为32厘米,则刃长约62厘米,柄长约44厘米,全长106厘米。如按周尺计,一尺为23.1厘米,则刃长约45厘米,柄长约32厘米,全长则为77厘米。
显然,对于实战用的双手砍刀,77厘米发挥不出它的劈杀效果,106厘米更适合双手适用。
明清朴刀与日本刀在结构上哪个更合理?
两种刀结构不同,是因为各有各的用途,按各的用途肯定都是合理的,否则肯定要有一种消亡的。中国的朴刀重量大,自然就更锋利、更结实,战斗时,只要力气大,肯定占上风。日本刀精巧轻快,又是精工细作,肯定适合将军佩戴,使用时肯定是动作快如风,利于武艺的发挥。当然了,武器只是一方面,要看用在谁的手里。
本文链接:http://copcfund.org/ls/25421.html 转载需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