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清朝皇帝上厕所是怎么上的 为什么都要用烤焦的红枣(图)

散文社2022-09-18 18:03:31448

清朝皇帝上厕所是怎么上的 为什么都要用烤焦的红枣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在清朝,皇帝上厕所是一个非常辛苦的事情,当然辛苦的是那些照顾皇帝的人,皇帝肯定是用来享受的。那么清朝皇帝都怎么上厕所呢?为什么上厕所的时候都会用那个烤焦的红枣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解说:清朝皇帝上厕所是怎么上的 为什么都要用烤焦的红枣(图)  第1张

1、清朝皇帝上厕所是怎么上的

清代皇宫里主要是使用便器,包括便盆、恭桶等,而没有专门的厕所,存放便器的地方叫做“净房”。装满炭灰的便盆是为大便准备的,解完后用炭灰盖住就行了,小便时不用炭灰,直接倒进恭桶里,用盖盖好。皇帝、后妃们使用的便器叫做 “官房”,有专门的太监保管,需要时则传“官房”,平时不放在寝宫中,其余下等人的便器都叫做“便盆”。皇帝、妃嫔们使用的“官房”是十分讲究的。这种“官房”分为长方形和椭圆形两种形式,用木、锡或瓷作成。木质的官房为长方形,外边安有木框,框上开有椭圆形口,周围再衬上软垫,口上有盖,便盆象抽屉一样可以抽拉,一般木质便盆都装有锡质内里,以防止渗漏。锡质官房为椭圆形,盆上有木盖,正中有钮;这种便盆要与便凳配合使用,便凳比较矮,前端开出椭圆形口,便盆放在下面对准圆口。便凳有靠背,包有软衬,犹如现在没扶手的沙发一般,坐在上面,并不比现在的马桶差,只不过不能冲水而已。

从慈禧太后的“出恭”我们完全可以领略清代皇室生活的豪奢。太后说要传官房,几个宫女就去分头准备,一个去叫管官房的太监,一个去拿铺垫,一个去拿手纸。太后官房是用檀香木做成的,外表雕成一只大壁虎,壁虎的四条腿就是官房的四条腿,壁虎的鼓肚是官房盆屉,尾巴是后把手,下颌是前把手,嘴微微张开,手纸就放在其中,壁虎的脊背正中有盖子,打开后就可以坐在上面“出恭”了。官房里放有干松香木细末。太监要用绣云龙黄布套裹着的官房顶在头上送到太后的寝宫门外,请安以后,打开黄布套,取出官房,由宫女捧着送进净房(净房一般设在卧室床的右侧,明面上装一扇或两扇小门,里面是不足一米宽的死夹道,专门为便溺用)里,宫女把油布铺在净房地上,把官房放在油布上,再把手纸放进壁虎嘴里;太后完事后,由宫女捧出去,交给太监,太监仍然用布套包好,举到头上顶出去,清除完脏物后,擦洗干净,放入新的干松香木细末,等下一次使用。

解说:清朝皇帝上厕所是怎么上的 为什么都要用烤焦的红枣(图)  第2张

2、为什么都要用烤焦的红枣

清朝的皇上上厕所却要经常用到被烤焦了的红枣。不就屙泡屎、撒泡尿吗,还要用到这种东西?很多人看到这儿,肯定又想歪了,肯定不是用来擦屁股的,想想看,那红枣多小啊。但是,尽管非常奢侈、非常浪费,也不得不说他们用得恰到好处的了。

红枣这东西常吃,对于身体也是大有益处的。从中医的角度,它健脾、暧胃、补血、利尿等等,功用多了去了。但是,怎样才能让其功效最大化,自然是烤焦了的红枣最好。这种吃法在中华文明中,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如今已经有将其用来做营养汤而食。至于效果好不好,当然不可能一日、一次见效,大约还是要长期或服用一段时间的了。

清朝的皇帝上厕所,与清朝之前的王朝相比,已经是很有“革命”性了,他们已经开始使用马桶。当然不是我们现在的抽水马桶,而只是一只非常讲究的小木桶而已。总归是要等到皇上出恭完之后,才能将装有其排泄物的马桶移除的,肯定不是他拉一点就清理一点了。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他自己排出的污秽之气,自己还得忍受着。但有的皇帝、或者贵妃、皇后就忍受不了。这样,太监们就得想办法来消除这种气味的。

解说:清朝皇帝上厕所是怎么上的 为什么都要用烤焦的红枣(图)  第3张

据说,慈禧太后就特别闻不了这味道,于是,太监们就想了一个办法,红枣烤焦后不是香味浓吗,就用两小块焦枣不堵塞鼻孔。这个说法也不是太过真实的,清朝皇上上厕所用焦枣,大约在乾隆皇帝时就已经成成例了。据说,乾隆皇帝不光是闻不得这味道,因为马桶内装有水,他听见那种“咕咚”声就无法排泄。哪怎么办呢?

也许是职业习惯吧,那些太监总是聪明的,他们就想到了用焦枣。他们在马桶内盛上温水,然后在上面辅一层焦枣,由于有汽水泡着,所以枣香味就会掩去屎臭味儿,或者说是淡化,闻起来也就不那么过于刺激鼻子了。这是其功能之一。

这第二个功能便是枣轻,是浮于水面的,皇帝的粑粑落下时先接触到上面的枣,有一个缓冲的过程,然后才进入水中,便不会有太大的声响了。当然,还有第三个功能,皇帝的屁股要是被溅起的水花湿了,不要说没有面子,伺候的太监大概也会犯大不敬罪吧。而上面的枣此时就又起到了一个密封的作用,水花是绝对溅不起来的。

本文链接:http://copcfund.org/ls/26762.html 转载需授权!

最新发布

随机文章

猜你还喜欢这些...

扫一扫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