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古代人们的"身份证"是什么样子的?(图)
古代人们的"身份证"是什么样子的?
“身份证”是我们现在一个非常重要的证件,顾名思义,身份证自然就是用来证明自己身份的证件,虽然看起来只是一张小小的卡片,但其实里面包含有太多的个人信息,因此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相当重要的。但是在没有现代技术的古代,人们又该如何去辨别别人,或者证明自己的身份呢?古代是不是也存在证明身份的“身份证”呢?
“身份证”这种说法,自然是近代才出现的,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身份证,因为包含有很多个人的信息,已经不单单可以用来证明身份了,也是城市管理中一件非常重要的物品,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身份证。
但其实在古代,身份证明的物品虽然有,但并不叫做“身份证”,同时,也不是每个人都有的。因为古代,普通的民众谈不上“身份”,真正需要证件来证明自己的人,是那些有一定的身份地位的人,毕竟“身份”证嘛,没有身份谈什么身份证。
唐代时期,身份证很简单,一般就是此人的姓名和官职,最多再有一个工作单位,至于其他的就没有了。说白了,这种身份证就是一个官员的证明,如果写了名字的,卸任之后就需要交出来,如果没有写名字,那就留给下一任继续使用。但是这种办法毕竟太过简单,很容易出现假冒伪劣,所以也由此诞生了一些防止这种情况出现的办法。
唐朝时期有一种“鱼袋”,因为唐代的身份证是做成鱼的形状,称为“鱼符”,所以用来装鱼符的袋子就叫做“鱼袋”。根据不同等级的官员,分配不同等级的鱼袋,是什么身份就配什么样的袋子,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区分了。除此之外,还会在鱼符的制作材料上下功夫,比如,三品大员和亲王用的就是金,五品以上官员是银,六品以下则是铜制,鱼袋也会根据鱼符的等级进行制作,三品以上饰金,四品饰银,物品饰铜。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只是一时的辨别方式,比如在唐中宗时期,就曾经改为与衣服颜色相呼应的规矩,紫衣饰金,红衣饰银。而且,这些待遇还能伴随终身,不是说老了退休了就不能用,相反,毕竟是用来证明身份的,因此即便是退休之后也同样可以使用。
不仅仅是“鱼符”这种证明等级身份的身份证,还有证明职业的,临时的身份证等,因为等级身份证最为流行,并且也不只是“鱼符”一种,还有诸如“兔符”“龟符”“牙牌”等形式。
而且,鱼符还不只是有一个,鱼符分为左右两块,左符放在内廷,也就相当于是当时的派出所,右符由持有者携带。左右符的数量还不一定是对等的,要根据使用的人数和实际情况来确定。
再来看看其他的各种“符”。太子有一种身份证,但不是“符”,而是“玉契”,如果皇帝因事离开帝都,太子监国,这个时候使用的又不一样了,是“龙符”。如果留守的不是太子而是大臣或者亲王,那就是“麟符”。还有一种“虎符”,我们知道是用来调兵使用的,只不过在唐朝时期,为了避讳李氏先祖李虎,所以改掉了虎,而是用“龟符”。即便是在武则天时期,国号改为周,虎符也仍旧没有用,依旧沿用龟符。
龟符里面还有一种非常厉害的“金龟符”,这也是后世“金龟婿”的来历,拥有金龟符的,怎么着也是一个三品大员,那么拥有金龟符的人,自然就是很有身份地位,很让父母满意的女婿了。
明清时期使用较多的是牙牌和腰牌,作用和内容都与唐代差不多,有象牙、兽骨、金属、木质等材质,也是根据身份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材质。
本文链接:http://copcfund.org/ls/27314.html 转载需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