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一下:古代什么人能被称为“大人”?(图)
古代什么人能被称为“大人”?
我们平日里看古装剧,应该经常能听到“大人”这个词,一般当官的人就会被称为“大人”,不过这样的称呼并不准确。“大人”在古代是指高位者,例如皇室贵族,还有对长辈的尊称。直到清朝以后,大人才指在位的官员,所以清朝以前凡是看到有称官员为大人的,几乎都是错误的用法。更多时期,大人一词常用来代指父母,或者尊称自己的配偶也可以叫做大人。所以说,并不是为官者就是大人,而且在清朝官场上,一般还是会称呼官衔,而不是笼统的都用大人来代替。因为“大人”这个词是没有什么等级可言的,直到清朝晚期才开始大面积的使用,那个时候无论官职是大是小,都能称呼为大人。
“大人”最早出现在《易经》,里面有一句话叫“大人与天地合其德”,以后这个词就在《论语》和《诗经》等古书中频繁出现。“大人”在先秦时期主要有两个含义,一是指负责占梦的官员;而是指身居高位并且品德高尚之人。汉朝至宋朝时期,“大人”一般是指少数民族的首领,或者是对自己父母亲的尊称,并不会用来称呼官员为“大人”。
为什么“大人”这个词会被用来形容父母长辈呢?根据《史记》上的记载,“始大人常以臣无赖”,这里的“大人”指的就是刘邦的父亲,所以此后人们也就开始把自己的长辈给称之为“大人”了。直到明、清时期,“大人”这个词才被用来称呼各级官员,但在明朝也还不明显,明朝还是以称呼官衔为主,“大人”一般为私下而且双方关系比较好的情况下才会使用。
那用“大人”称呼官员是如何流行起来的呢?有一种说法是说,这是因为下级对上级的恭维,所以就开始渐渐用“大人”称呼比自己官职更高的人;还有一种说法是说,因为早年“大人”都是用来称呼少数民族的首领,但后来经过各民族的融合,也就慢慢把“大人”一词给带入到了中原朝廷。但根据史学者的看法,多半原因还是因为献媚。
此后这个称呼也就慢慢从中央传到了地方督抚,再到各地衙门,也就使得“大人”这个称呼开始泛滥。其实古代朝廷对于官员之间应该如何称呼也并没有一个具体的规定,所以早期直接按照头衔称呼是最方便的,“大人”这个词一般人还会觉得自己受不起。
本文链接:http://copcfund.org/ls/27444.html 转载需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