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古人牙疼了会不会拔牙?(图)
古人牙疼了会不会拔牙?
智齿,牙疼,拔牙,这在现代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情了,一般医生如果发现患者长了智齿,会告诉他,平常的时候不要去在意,等到牙疼的时候再去拔牙。可是牙疼真的是很要命啊,不过相比起来,拔牙一听起来或许会更疼。不过好在现在有了麻醉,再疼也都能扛过去,可是古代人如果牙疼了怎么办?古人又会怎样处理牙疼,也会拔牙吗?
首先需要肯定的是,古代人是会刷牙的,牙刷并非是现代发明的产物,现代发现最早的牙刷,应该是在苏美人乌尔城邦的国王墓穴中发现的来自五千多年前的“牙棒”,而在我国,两千多年前的时候,人们就意识到了保护牙齿的重要性,现在出土的最早的牙刷,是秦朝时期的青铜牙刷,而并不是美国所说的明朝,而且在宋朝时期,牙刷就已经有专门制作了。
这当然是题外话,目的是为了告诉大家,古人很重视自己的牙齿,不存在一辈子不刷牙的情况。不过即便是重视,也还是难免会有牙疼的情况。在《三国志》当中就记载过一次最早的拔牙经历,主人公是温峤,他是东晋时期的名将,平定王敦之乱、苏峻之乱,可以说是相当厉害的人物,然而这样一个人最终却死于自己的牙,而且不是牙疼死的,而是拔牙死的。
“峤先有齿疾,至是拔之,因中风,至镇未旬而卒,时年四十二”,温峤牙疼的不行,索性就去拔牙了,但是可能因为拔牙的时候没有一些保护措施,拔牙之后也没有怎么防护,最终温峤就这样中风了,还不到十天,温峤就死了,这个也可以被称作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因为拔牙致死的病例。所以,拔牙看起来是小事,实际上却是关乎性命的大事,一定要谨慎,能不拔牙就千万不要拔。
再来看“龋”这个字,龋的意思也就是牙齿发生了腐蚀的病变,牙齿表面形成龋洞,最后逐渐扩大,直到把牙齿全部都破坏。而很多国家在历史上,都一致的认为,龋齿就是牙齿里面长了虫子,比如在甲骨文当中,这个字的字形就是画了一排牙齿,上面爬着虫子,在甲骨文当中,这个字的字形就是画了一排牙齿,上面爬着虫子,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除了温峤之外,还有很多与牙疼抗争的古人,比如白居易,比如杜甫,不过他们并没有拔牙,或许是有温峤的前车之鉴,后来就很少有再看到有什么因拔牙致死的案例的,毕竟谁也不能拿自己的命去赌,而且没有什么防护措施的拔牙,还有可能丢了命,那还不如一直牙疼,就算是疼一辈子,也总比没命了要好。而且这些古人在牙疼的时候还能坚持创作,实在是可敬。
西方国家在历史上同样也面临着牙疼的问题,但是经历了这么些年,中西方都总结出来了一样的经验,那就是如果没有被牙疼逼上绝路,就不要拔牙,平时也要注意自己的口腔护理。这数千年下来得出的结论如此一致,现代人最好当然是遵守了。
本文链接:http://copcfund.org/ls/27523.html 转载需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