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孔明虽得其主未得其时”是什么意思?司马徽为什么要这么说?(图)
“孔明虽得其主未得其时”是什么意思?司马徽为什么要这么说?
很多人认为诸葛亮隐居是因为不想参与到天下的纷争,其实诸葛亮是一位有野心的人物,在刘备之前诸葛亮只是在等。刘表就曾多次请诸葛亮出仕,但是都被拒绝了,后来司马徽让刘备去请诸葛亮,但是司马徽却说了一句:“孔明虽得其主,未得其时”。司马徽为什么要说孔明未得其时呢?可能司马徽早已看透天下局势,刘备并不是能得天下之人。
三国时期与其说是一场军事实力的比拼,倒还不如说是一次人才的竞技,往往有着更多人才的人就会成为最终的赢家。这也是为什么曹操最初仅仅只是一个车骑校尉,但是最终却能统一天下的原因。而看当时的三大霸主,其实刘备的发家之路是最为坎坷的。就是因为人才的匮乏,虽说有两员杰出的武将,但是在谋士方面来看却是一个空缺。
但是后来刘备遇到司马徽的时候直接改变了这一现状,无论是徐庶还是诸葛亮都可以完美的弥补这一空缺,而刘备也正是凭借着这三个在三国时期名前进前茅的人才才能最终当上汉中王。但是在刘备遇到司马徽的时候,作者其实是留下了一个伏笔的。只不过这个伏笔被许多人忽略了。
刘备当时的状况可以说是非常的不好,刚刚兵败。如果不是的卢选择了跳崖,可能当时刘备便已经身死。可以说这段时间就是刘备人生的最低谷。但是当他遇到了司马徽这种情况可以说就完全的改变了,因为当时司马徽在介绍诸葛亮的时候说了这么一句话。“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
这句话其实初看没有什么不同,确实是只有能认清时代潮流的人才会在乎刘备。但是要知道识时务者为俊杰的后半句是通机变者为英豪。说的其实是要懂得变通,一般都应用于劝降的时候,但是这个时候孔明根本就不归属任何一方势力,为什么要说这句话呢?其实主要就是给刘备听的。
因为当时的司马徽仅仅只说了前半句,而没有说后面这句。也就是说当时的司马徽已经清晰的认识到了,刘备虽说是顺应潮流的存在,但他却绝对不是最终的英豪。而诸葛亮虽说会认同他,但是却不会因为刘备而获得从龙之功。
这句话在后来也有了一个呼应,那就是在司马徽得知诸葛亮已经跟随刘备走的时候,又说了一句话。那就是“孔明虽得其主,未得其时。”其实按说这个时候应该是没有他什么事了,但是他却就直愣愣的出来说了这么一句话,其实这里就是作者给大家留下的一个伏笔,那就是刘备绝对不是最终的赢家。
本文链接:http://copcfund.org/ls/27916.html 转载需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