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三国时期,蜀国和吴国的亡国之君为何都能得到善终?(图)

散文社2022-10-03 15:06:15438

三国时期,蜀国和吴国的亡国之君为何都能得到善终?

一听到“亡国之君”这几个字,我们的印象中会出现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或许大多数亡国之君都是颓废不堪,或者战战兢兢,最终被战胜一方俘虏、杀掉,是一个十分悲惨的命运吧。但是在三国时期,两位亡国之君,即蜀国的刘禅和吴国的孙皓,两个人一个昏庸无能,一个残暴不堪,最终居然都能得以善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探讨:三国时期,蜀国和吴国的亡国之君为何都能得到善终?(图)  第1张

据有人统计在古代皇帝是一个高危的职业尤其是亡国皇帝几乎都难逃一死,大部分的亡国之君都是被新的皇帝所杀,也有少数的如明朝的崇祯皇帝在亡国前选择了自杀殉国。作为亡国之君能善终的的确很少,然而在三国时期蜀国后主刘禅和吴国末代皇帝孙皓最后却得以善终这其中到底有什么原因呢?

首先我们来看就是蜀国和吴国是怎么灭亡的,公元263年司马昭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等大举伐蜀,刘禅于是派遣张翼、廖化、董厥等前往拒敌。姜维率众将钟会十余万大军挡在剑阁,但邓艾却偷渡阴平直奔成都。刘禅与群臣商议后决定派遣诸葛瞻领兵于涪拒敌,但诸葛瞻不听黄崇的劝告占据险要,最后战死绵竹,绵竹失守之后刘禅听取了光禄大夫谯周的建议向邓艾投降,蜀国灭亡。

探讨:三国时期,蜀国和吴国的亡国之君为何都能得到善终?(图)  第2张

吴国的灭亡和蜀国差不多,在同晋军交战失利的情况下,孙皓也效仿了刘禅举国投降了晋国。我们说刘禅和孙皓虽然不是守业之主但时却给晋国的统一带来了很大的便捷。司马昭当初之所以不杀刘禅就是让刘禅给孙皓做个榜样的,后来孙皓投降之后天下也一统了,再杀这两个皇帝已经没有多大的必要了,因此这两个皇帝逃过了一劫。

刘禅当初被移居魏国都城洛阳的时候,有一次司马昭宴请刘禅在宴会期间演奏蜀中乐曲,在座的以前蜀汉官员都面露伤感之色,唯独刘禅怡然自若。司马昭见到,便问刘禅:“安乐公(刘禅)是否思念蜀?”刘禅答道:“此间乐,不思蜀也。”有人据此责备刘禅是个没心没肺之徒,殊不知刘禅的这一句话就让司马昭消除了对他的戒备之心。

探讨:三国时期,蜀国和吴国的亡国之君为何都能得到善终?(图)  第3张

和刘禅一样吴国的皇帝孙皓被俘虏在晋国大殿朝见到晋武帝时,晋武帝晋武帝对孙说:“朕设了这个座位以等待你已经有很久了。”孙皓说:“我在南方,也设了这个座位以等待陛下。”孙皓的这种真诚坦率但是让晋武帝有几分欣赏,或许这也是孙皓没有被杀的一个原因之一。

本文链接:http://copcfund.org/ls/29129.html 转载需授权!

最新发布

随机文章

猜你还喜欢这些...

扫一扫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