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谜:杀神白起在长平之战后,为什么死也不打赵国?(图)

散文社2022-10-04 19:37:35454

杀神白起在长平之战后,为什么死也不打赵国?

说到杀神白起这个人有多么的厉害我们就不比多说了,简直就是堪称最为杰出的军事家,但是如果有读历史的网友或许发现了,那就是杀神白起在打了长平之战之后,就再也不敢去打赵国了,而且是死也不打的这种的,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

解谜:杀神白起在长平之战后,为什么死也不打赵国?(图)  第1张

前262年,秦赵长平之战,双方投入大军上百万人次,最终赵国战败,45万降卒被秦军坑杀。

前260年,秦国撤军,半年后,秦军卷土重来,大军直奔邯郸而来,意图彻底消灭赵国,但是秦军接连攻打三次,都被击退。

此时的秦昭王想到称病在家的白起,下诏白起挂帅出征。然而,这位被历史学家称为“杀神”的将军却选择了抗旨,并且两次拒绝了领导的征召。白起的忤逆和攻赵前线的失败让秦昭王急火攻心,最终下诏白起自杀。

一代杀神就此陨落。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能取得坑杀赵国降卒45万的巨大胜利的白起,会一反常态打死不去进攻邯郸呢?“静夜史”认为原因如下:

1、赵国并没有遭受灭顶之灾

长平之战后,燕国看到赵国兵败,开始萌生了趁机劫掠赵国一把的猥琐想法。

《资治通鉴卷第六•秦纪一•秦昭襄王五十六年》记录:“燕王喜使栗腹约欢于赵,以五百金为赵王酒。反而言于燕王曰:“赵壮者皆死长平,其孤未壮,可伐也。”

所以在前251年,在燕赵刚刚缔结了友好盟约,头脑发热的燕国就大举进攻赵国,结果遭到了赵国大将廉颇的迎头痛击,燕国被赵国反杀。

史载:“燕师至宋子,赵廉颇为将,逆击之,败栗腹于鄗,败卿秦、乐乘于代,追北五百馀里,遂围燕。燕人请和,赵人曰:“必令将渠处和。”燕王以将渠为相而处和,赵师乃解去。”

从长平之战到燕赵之战,前后不到10年,赵国就重新成为东方强国。

所以赵国真的收到灭顶之灾了吗?秦国在长平之战中到底又取得多大的战果呢?45万大军中真正的将士又有多少呢?

解谜:杀神白起在长平之战后,为什么死也不打赵国?(图)  第2张

答案就是:赵国虽然45万降卒被坑杀,但是真正的将士远没有达到此数,更多的是为赵军提供后勤保障的民夫等人。

不过,即使是民夫,受到赵国胡服骑射全民皆兵风潮的影响,战争时期,这些民夫最起码也是预备役,是潜在的赵国士兵,所以白起才会痛下杀手。

而既然赵国军队损失没有达到45万,那赵国就不是遭到了灭顶之灾,此时的赵国都城邯郸,起码还有10万左右的军队,这是邯郸之战能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在《史记》中,白起给出了秦昭王三个不去打邯郸的3个理由,包括邯郸不好打,秦国在长平之战中损伤过半以及秦军容易受到东方诸国的合击。

但是这三个理由都是无法掩盖赵国实力尚存的事实的,而且经历了大败的赵国哀兵,会让白起败得很难看,这才是白起宁死不去的原因。

很多人说白起欺君,他在长平之战中根本就没有取得如此巨大的战果,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2、此时的秦国并不具备一口吞掉赵国的实力

长平之战后,白起想要乘胜攻下邯郸,消灭赵国,结果秦昭王被范睢的谗言所耽误,秦军撤军半年,赵国恢复了元气,所以秦军失去了提前30年消灭赵国的绝佳时机。

《史记》记载:於是应侯言於秦王曰:“秦兵劳,请许韩、赵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王听之,割韩垣雍、赵六城以和。正月,皆罢兵。武安君闻之,由是与应侯有隙。

听起来好像白起趁赵国长平之战大败,再被白起来上一下就一定能亡国一样。

事实上,赵国远比白起想得要坚韧很多,因为,赵国的政治中心,不止一个!

准确的说,是三个!

解谜:杀神白起在长平之战后,为什么死也不打赵国?(图)  第3张

赵国国土南北跨度大,南到河南北部、中间囊括了冀中南、晋大部,直到内蒙古河套地区。这样的国土范围内,有太行山、黄土高原、黄河等地形,所以地形破碎,相互之间难以统一协调,只能分化出三个环境迥异的三个板块,包括以晋阳为中心的西部板块,以邯郸为中心的南部板块和以代郡为中心的云中板块。

长平之战,位于晋阳板块附近,对于邯郸和云中板块而言,影响不是很大。

这样的情况下,秦国可以说在长平之战中摧毁了晋阳板块,但是对于另外两个板块,特别是云中板块,基本没有受到损失,这是同样在长平之战中损失大半的秦军难以拿下的。

此时的灭赵之战已经不是拿下赵国都城邯郸就能解决问题的时候了,没了邯郸,还有晋阳,没有晋阳还有云中,想一口吃掉赵国,白起还没有这副好牙口!

所以,面对膨胀的秦昭王想要彻底吃掉赵国的狂妄计划,白起也只能以死明志了!

本文链接:http://copcfund.org/ls/30106.html 转载需授权!

最新发布

随机文章

猜你还喜欢这些...

扫一扫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