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授:三国时诸葛亮和姜维的北伐,对当时的四川造成了什么影响?(图)
三国时诸葛亮和姜维的北伐,对当时的四川造成了什么影响?
说到北伐,我们都知道,三国时期诸葛亮曾经发动过多次北伐战争,而在他死后,他的弟子姜维同样发动了北伐,次数比诸葛亮还要多。然而,两个人坚持的北伐尽管有胜有败,可是最终的结果却并没有使蜀国走向更加强大繁荣,最终蜀国还是灭亡了。那么,他们一直坚持着的北伐,对于三国时期的四川地区的人们,又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在北伐压力之下的四川人们,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孙休时,珝为五宫中郎将,遣至蜀求马。及还,休问蜀政得失,对曰:“主闇而不知其过,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闻正言,经其野民皆菜色。臣闻燕雀处堂,子母相乐,自以为安也,突决栋焚,而燕雀怡然不知祸之将及,其是之谓乎!”
上面这段古文出自史书《汉晋春秋》,这段记载说的是,东吴的孙珝出使蜀汉,回来后介绍蜀汉的国情,他说:蜀汉是君主昏暗,百官但求自保,朝堂之上听不到正义之言,老百姓面带饥恶。举国上下以为相安无事,其实已经病入膏肓,不久就要亡国灭种了!我们都知道,蜀汉末年后主刘禅昏庸,政治腐败,孙珝的这段话说的就是这个时期。
在孙珝的话中,有一段很值得我们品味,那就是“民皆菜色。”巴蜀被称为“天府之国”,在诸葛亮、蒋琬、费祎等人治理下经过了半个世纪,为什么会落得如此贫穷,老百姓连饭都吃不上了呢?这里面除了刘禅昏庸,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姜维坚持的北伐策略。甚至可以说,从诸葛亮时代开始,蜀汉的北伐才是四川百姓饱受痛苦的原因。
诸葛亮被称为千古名相,他的治国水平很高。他将四川豪强地主控制的权力收归到自己手中,将整个蜀汉改造成了一个大军营,用高效的动员集中力量,对曹魏发动了五次北伐。从才能的角度评价,诸葛亮是有本事的,但是,从四川百姓的角度来看,诸葛亮的北伐无疑是“劳民伤财。”诸葛亮每次北伐的兵力从十万到数万不等,而当时四川的人口也不过百万,十个百姓养一个士兵,还不包括日常的行政和军费,四川百姓的压力可想而知。
诸葛亮的政敌李严就是因为无法满足诸葛亮的前线军需而被免职。另外,根据《三国志 吕乂传》记载:丞相诸葛亮连年出军,调发诸郡,多不相救,乂募取兵五千人诣亮,慰喻检制,无逃窜者。
这个记载是说,诸葛亮为了北伐,连年用兵,导致各郡不堪重负,多不能及时完成前线的军需和征兵任务,后来吕乂到任招募五千士卒交给前线的诸葛亮,并宣扬诸葛亮的政策,严加检查,终于再无逃走的人。
后来这个吕乂被诸葛亮赏识,赐予高官厚禄。从吕乂的这个记载我们可以看到两点:第一,诸葛亮的北伐对四川百姓造成了沉重的负担,无论是经济上、精神上还是肉体上。第二,诸葛亮用的人,都是与他一条战线的人,换言之,都是支持他北伐方针的,凡是不支持他北伐,或是执行不力的人,统统换掉。
诸葛亮死后,继任者蒋琬、费祎总算安稳了十几年,没有大的战事,蜀汉也得以休养生息。但是,姜维的出现将蜀汉再次拖入了战火之中。姜维号称继承诸葛亮的志向,其实他并没有诸葛亮的权力,也没有诸葛亮治国的才能。
所以,诸葛亮的北伐时蜀汉百姓虽然压力大,但总算能勉强维持,诸葛亮用“恢复汉室”的精神原子弹给予了四川百姓一种力量。而姜维时代,蜀汉百姓既失去了过去清明的政治环境,又感受不到精神力量。他们除了痛苦,还是痛苦。
《三国志》称:“于时军旅数出,百姓彫瘁。”可见当时四川百姓的境遇。
刘备入蜀之前,仅巴蜀(相当于四川中部)就有百万户口,而经过半个世纪后,整个四川的人口不过94万。要知道,曹魏同样经过半个世纪的时间,人口已经大面积恢复,蜀汉为什么却不增反降呢?原因只有一个,连年用兵,伤亡惨重,百姓不堪重负。
诸葛亮北伐的原因是他自己的志向,他就是要做一番大事业,所谓“当此之时,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苞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而姜维坚持北伐则是因为“好立功名”,他和诸葛亮一样,都是不甘寂寞,这辈子一定要有所作为的人,史书称其“不脩布衣之业。”
其实像诸葛亮、姜维这样“好大喜功”的人,他们一般都有一种“舍我其谁”的霸气,也都有一种近乎偏执的信念,这类人的精神力量十分强大,从这个角度看,他们是值得敬佩的。但是,就是这类人一旦掌权,他们就会把他们的志向和理想强加给别人,百姓的日子恐怕并不好过,从这个角度看,他们的“伟大”之处正是他们的可怕之处。
本文链接:http://copcfund.org/ls/30345.html 转载需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