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一下:为什么明朝大臣不怕死,而清朝大臣只会拍马屁?(图)
为什么明朝大臣不怕死,而清朝大臣只会拍马屁?
很多人在看一些史实资料,或者历史题材的影视剧的时候,对于明清两代的官员们有一种认识,明朝官员多的是一些“不怕死”的,敢于向皇帝直言相谏的人,然而清朝时期却似乎完全不一样,自称是“奴才”不说,还总是溜须拍马阿谀奉承。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为什么明朝时期和清朝时期的官员会有如此大的区别?
这其实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1.因为明朝的内阁权力太大了。
从最初的建文四年到崇祯十七年,明朝的内阁大学士也从一个小顾问到达了明朝中后期相当于宰相那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所以明朝才有“文官治天下”的说法。也就说当以整个文官集团为根本利益的文官们地位得到提升的时候,这些大臣哪怕就是顶撞了皇帝,皇帝也不敢拿他们怎么样,有时候甚至被气的只能在宫里自己偷偷跺脚和抹眼泪。
从明朝中后期起,除了王世文和于谦因为“夺门之变”(被冤杀)这种发动篡位政变,触及原则问题被斩杀的大臣以外,很少就听说有文官大臣被皇帝给直接杀掉的。想当年(公元1449),土木堡之战全军溃败,皇帝被俘的消息传到国内,大明的文官大臣们为了泄愤,直接在朝堂上当着朱祁钰的面把王振的死党,锦衣卫指挥使马顺给活活打死了,当然,马顺是白死了。
相对而言,清朝的内阁就不怎样了,虽然满清入关后沿袭明内阁制设立了内阁,内阁大学士同样为百官之首,相当于宰相,被尊为“中堂”。但自从雍正帝设立军机处之后,内阁也就只能每天办个日常,无法触及帝国最高机密了。
大家都知道的和珅,人家是文华殿大学士,“和中堂”,内阁首席大学士、军机大臣、还兼任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百官之首,可嘉庆还不是一句话就嗝屁了。这样一个政治环境,哪个不开眼的文臣还敢上去喊:“皇上,你这是不对的”,差不多就是直接找死。换了明朝的大臣,应该能够直接脱了鞋子上去骂,反正他不怕。
2.你还真别说,明朝的大臣还真比清朝的大臣不怕死。
受儒家思想熏陶严重的汉官,也就明太祖,成祖这种杀人狂魔能够整压地服服帖帖的,随着皇帝的越来越和谐,百官胆子也越来越大了。在他们心目中,基本秉持着《孟子》里的那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反正死就死了,死了反正能青史留名是很多汉官的思想,这波换命不亏。当然,这样导致了后来的东林党……明亡了。
而清朝的话,一个文字狱就搞的百官跟只鸡一样了,哪还有几个真心骨气荡荡的。当然不是说没有,比如说于成龙,曾国潘,可受儒家思想熏陶的汉官还是多于满官。而且,在满族的习俗中,满官本身对皇帝就有自称奴才的习惯,这是民族之间习惯的不同。
3.说一千道一万,还是没跑出名利二字:明朝大臣图的是名,清朝大臣图的是利。
明朝的官场风气特别恶劣,尤其是到了中后期,大臣们都以和皇帝作对为荣。如果哪位大臣被皇帝打了屁股(梃杖),或者被砍了脑袋,就会名满天下,成为人人称颂的大忠臣。这种风气越演越烈,最终导致大臣们“为了反对而反对”,纯粹是为了博取一个忠臣的好名声。
比如万历皇帝立太子的事情,立长子还是立幼子,不值得大动干戈嘛。可是这事儿居然导致君臣冷战了二十余年。大臣维护“立长不立幼”的传统,本来无可厚非,可因此导致君臣失和,使得万历皇帝二十几年不上朝,就得不偿失了。
其实,争到最后,已经不是争论这件事情本身了,而是争的一个面子,一个名声,仿佛谁低头了,谁就是奸臣。比如那些明朝御史,为了博取名声,专门找皇帝的茬儿。一旦把皇帝惹怒了,被罢官,那么肯定意气风发,志得意满,此行前百官相送,回到老家也是百姓称颂。
这种风气,肯定是不正常的。
清朝的大臣则代表了另一个极端,他们匍匐在皇帝脚下,只甘心当一条好狗。一切所作所为,只为了讨皇帝的欢心,保住自己的高位。清朝的大臣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在清朝当官是一本万利的行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诱惑是很大的。
所以,明朝的官普遍很穷,便图名;清朝的官有利可图,便图利。论无耻,并无高下之别。
本文链接:http://copcfund.org/ls/32862.html 转载需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