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古代银票可以造假吗(图)
古代银票可以造假吗
说到银票其实大家都应该知道这个东西在中国历史上是一直存在的,银票相对于铜钱和银子携带更加的方便,所有到后来使用就越发的广泛了,但是大家也知道的,现在科技这么发达,钞票也会出现假的情况,那么在中国古代这些银票会不会出现造假的情况呢?中国古代人又是怎么防伪的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自从北宋年间,在四川地区民间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最早只是用来做存根,后来发现很好用,便于携带交易,就逐步推广。后来,宋朝政府先后印刷发行的纸币种类有交子、钱引、关子、会子等几种类型,还开设了世界上第一个负责纸币发行的官方机构“益州交子务”。
在纸币刚诞生的宋元年间,造假活动也一度到了非常泛滥的地步。为了打击假币, 宋元明清各朝代都制定严酷刑罚,后来纸币的上面就印着:“伪造者处死,首告者赏钞五锭银子”。可在巨额利益面前,铤而走险的大有人在,直到明清时期开始逐步消失。嚣张的伪造纸币的犯罪活动为什么戛然而止,到底采取了什么防伪措施,大致有以下这几种方法:
一、控制印钞材料
宋代时,负责制钞的官员发现,川纸光亮洁白、经久耐用且工艺复杂,一般难以伪造,于是“楮皮”川纸就成了印钞的专用纸,民间是禁止采购的。清代发行纸币用纸主要用高丽纸(外省流通)和白色台笺纸(京票)为原料。
二、精美的图案和套印
古代纸币印制图案都十分复杂,印精细的花纹,纸币图案以房屋、花鸟、人物居多,或者是采用名家的字画等;清代宝钞以更是以龙的图案居多,外做花纹边栏,因图形复杂,作假者不易模仿;为了安全防伪,银票用红、蓝、黑等色,这大约就是双色及多色套印的开始。
三、多重印押防伪
古代的纸币特别是最早由私人发行的交子,在印制和使用当中必须经官方认可,即官方将收到的钱数记在交子上,经签押后,方可做现钱使用。流通时,朝廷发给各省府县钱庄各留一印记,最后钱庄发给民间再留一印记,虽说手续繁琐,却也可以最大程度杜绝造假。
四、频繁更换票版
古代伪钞制作猖狂,政府只得以更换票版。像元钞最开始是用木版印制的,后来换成了铜版。钞版使用一年后,就更换新版,并销毁旧版。
五、密押技术
清代的晋商采用了密押技术以防伪,例如日升昌票号自1826年至1921年的九十五年间总共换了三百套密押。据史料上记载,没有发生过一起被冒领的现象。
六、民间设立辨钞人
各地官府都在钱局设有辨钞人,专门负责识别银票真假,普及有关知识,并收取一定的手续费,这在我国古代经济和文化相对落后的历史背景下是一种很有效的办法。
七、防伪印章
明清时期的晋商为了防伪采用的办法更绝,专门设计了微雕章,微雕内容就是王羲之的《兰亭序》完整的一篇,是三百四五十个字,雕刻很精细,这种微雕章的防伪功能属于微雕防伪,需要很高雕刻水平才能雕刻出,特别是在雕刻时,还故意刻错几个字,让想模仿的人难上加难,能做出此印章者,恐怕当世无几,就是本人也很难复刻,这让很多伪造银票者望而却步。
本文链接:http://copcfund.org/ls/33275.html 转载需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