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祖逖是如何北伐的?当时东晋的态度是怎样的?(图)

散文社2022-10-09 01:06:36503

祖逖是如何北伐的?当时东晋的态度是怎样的?

说起祖逖大家可能比较陌生,他是我国古代东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为东晋立下了赫赫战功。在他的一生当中,做过的最著名的两件事,一是收复了河南,二则是北伐了。当时祖逖北伐时得到了各地人民的相应。随着祖逖的实力不断扩大,东晋开始对他非常的忌惮了,那么现在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吧。

揭秘:祖逖是如何北伐的?当时东晋的态度是怎样的?(图)  第1张

腐朽的西晋王朝,在八王之乱和流民起义的打击下,摇摇欲坠。308年,匈奴贵族刘渊利用各族人民,对西晋统治的不满情绪,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县)称帝,打起反晋的旗号兴兵南下,311年攻陷洛阳,俘虏晋怀帝。司马邺在豫州刺史阎鼎等官僚的拥戴下,于313年在长安称帝,是为晋愍帝。

时仅三年,刘渊侄子刘曜领兵攻占长安,虏杀晋愍帝,西晋灭亡。317年,镇守建康的琅琊王,司马睿在王导、王敦等南北土族的支持下,在建康称帝,改元建武,建立东晋王朝,司马睿是为晋元帝。

这时,北中国被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所建立的十六国所统治,广大人民在分裂割据、烽烟四起、饥寒交迫的困境下呻吟。东晋北伐名将祖逖,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祖逖,生于公元265年,字土雅,今河北涞水县人。

祖逖出身于世族地主家庭,世代为千石吏。父亲祖武,官至上谷太守。祖逖少年时期放荡少学,但轻财好义,豁达大度,慷慨而有节,经常散谷帛,周济穷苦乡亲,不同于一般的纨绔子弟。

当时,祖逖目睹西晋统治的腐朽,造成北方大乱,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现实,产生了济世救国的思想。289年,二十四岁的祖逖与好友刘琨同任司州主簿时,共被同寝,纵谈世事,预感到“四海沸腾,豪杰并起”的乱局将会出现,因而悅心忡忡,夜不能寐。

揭秘:祖逖是如何北伐的?当时东晋的态度是怎样的?(图)  第2张

青年时代的祖逖,之所以如此发愤健身习武,是因为他早就立下了济世报国的伟大抱负。311年,当刘渊军攻陷洛阳、京师大乱之际,北方人民潮水似地,涌向江南避乱。

这时,祖逖率亲族乡党数百家,向淮泗地区奔逃。在南逃途中,祖逖“以所乘车马载同行老疾,躬身徒步,药物、衣服粮食与众共之。”因此,得到大家的爱戴,被推为“行主”。他们辗转流徙,来到长江南岸的江苏镇江市。当时,镇守建康的司马睿,任他为徐州刺史,又征为军咨祭酒。

祖逖逃奔江南,既非避乱以求荀安,也非谋取官职。而是以“社稷倾覆,常怀振复之志”。因此,祖逖不愿居官坐享清福,不久就渡江至建业,面见司马睿。

然而,当时司马睿正忙于从事拓定江南,无心北伐,对祖逖的一腔热忱,采取敷衍态度。于是,在313年,只给祖逖加上一个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的空头衔,配给一千人的粮谷和三千匹布,让他自己去招募士兵,准备北伐。祖逖相信北伐的事业是正义的,定能得到北方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于是,祖逖怀着强烈的报国之志,从和自己一起南下的乡党中,挑选一百多家组成部曲,毅然于313年秋渡江北上。当航船行至,长江中流时,祖逖心情激荡,辞色壮烈,部众无不感慨激奋。

揭秘:祖逖是如何北伐的?当时东晋的态度是怎样的?(图)  第3张

祖逖渡江后,屯于淮阴立训练队,经三年的准备,很快就练即着手招募土客,治兵器伍,遂于316年出师北伐。成当时,北方形势极为复杂。祖逖一直休养生息,等待北伐的最佳时间。320年,匈奴贵族刘曜和羯族首领石勒发生冲突,互相火并,这给祖逖提供了一个利用矛盾、各个击破的机会。

这时,他及时捕捉战机,率军夺取浚仪(今开封)的东台。不久,又迫使石勒部将桃豹弃浚仪,退据东燕(今河南延津县)。祖逖为扩大战果,一面派偏师挺进封丘,自已则率主力进驻雍丘(今河南杞县)。

祖逖以雍丘为据点,频频出兵邀击石勒军,共歼石勒军五万余人。自此,石军闻祖逖而丧胆,到321年,“黄河以南,尽为晋土。”回正当祖逖率领军队准备“推锋越河,扫清冀朔”,解民倒悬,完成统一大业之际,司马睿却心怀疑惧,怕祖逖功高过主,不好驾驭,因此对北伐事业不但不给以支持。

揭秘:祖逖是如何北伐的?当时东晋的态度是怎样的?(图)  第4张

反而派南方豪族戴渊为征西将军,总领北方六州军事,以约束和肘制祖逖。此时,祖逖又闻南方朝中大臣,王敦和刘隗等相互勾心斗角,争权夺利,并觊觎帝位,预料将有爆发内乱之危。

这更使祖逖“内怀忧愤”,疾北伐大功毁于一旦,以致“感激病发”,一卧不起。321年的一个秋夜,驻守在雍丘的祖逖,仰望北方天际的星空,想到收复中原的壮志未酬,凄然长叹,遗恨而死,时年五十六岁。

豫州人民得知祖逖病逝的消息,莫不痛哭流涕,纷纷集资出力,为祖逖兴建祠堂。祖逖领导的北伐虽半途而废,没有完成统一大业,但却沉重打击了刘渊和石等妄图南侵的气焰,使东晋政权得到暂时的稳定。

特别是他那“闻鸡起舞”和“中流击楫”的爱国主义精神,却世世代代激励着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为反抗民族压追而斗争,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本文链接:http://copcfund.org/ls/33578.html 转载需授权!

最新发布

随机文章

猜你还喜欢这些...

扫一扫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