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讲:五圣兽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那在中央的又是什么?(图)
五圣兽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那在中央的又是什么?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这些都是神话传说当中的四圣兽,分别位于四个方位。它们也经常出现在各种网络小说网络游戏当中,不过它们对于四圣兽的解释,已经脱离了最原始的意义,已经是按照现代人的需要创造出了新的意义上的四圣兽了。但其实,原本是有“五圣兽”的,除了这四个,还有在中央有一个,那在中间的这个又是什么?它有什么来历吗?
我们的上古神话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跟其他古代神话相比,我们的上古神话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色,那就是繁若星辰的上古神兽。仅仅在《山海经》一书中,出现的上古异兽就不下六百种,何况《山海经》还遗失了将近五分之一的篇幅。
我们都知道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那位于中间的圣兽又是谁呢?
五圣兽的起源
上古神话中,记载异兽最多的古籍是《山海经》,大部分我们熟知的上古异兽基本上都出自于《山海经》。比如说上古神话中斩杀蚩尤的应龙、通天教主的坐骑夔牛、可以化身太阳的三足金乌、体型巨大的九头蛇相柳,都是出自于《山海经》。但是,五圣兽的却不是起源于《山海经》,而是起源于《淮南子》中的“五行五兽”。
关于上古神兽的说法有很多,比如“天之四灵”指的是:龙、凤、麒麟、灵龟;“四大凶兽”指的是混沌、穷奇、饕餮、梼杌。那么,上古神话中的“五圣兽”指的是哪些异兽呢?一般来说,我们都知道青龙、白虎、玄武、朱雀,分别对应了东、西、南、北四个方位,那么坐镇中间的神兽是谁呢?按照《淮南子》的说法,五圣兽分别代表了金木水火土五行,下面咱们就简单介绍下五圣兽的神话传说。
《淮南子》中的五圣兽
《淮南子》中是怎样描述五圣兽的呢?在上古神话中,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有五大天帝,分别是伏羲、少昊、炎帝、颛顼、黄帝。在这五大天帝身边,有五位从属之神,也就是传说中的五行五神。五行五神分别是伏羲从神,木神句芒;颛顼从神,水神禺强;炎帝从神,火神祝融;少昊从神,金神蓐收;黄帝从神,土神后土。在五方天帝的身边,除了五行五神之外,还有五行五兽,也就是咱们所说的“五圣兽”。这五大圣兽不仅实力强悍,还各自拥有神职。笔者感觉,如果严格按照上古神话中的定义,五圣兽已经超出了“异兽”的水平,他们已经是神了。但五圣兽的神职不高,属于五方天帝的小跟班,大跟班是五行五神。
1、.青帝伏羲座下——东方青龙(木兽)
《淮南子》中记载:“天神之贵者,莫贵于青龙。”也就是说,青龙是五圣兽之首,它五行属木,掌管一年四季中的春季,代表生机勃勃、万物复苏。青龙也叫做“苍龙”,它在龙族中的地位很高。上古神话中,龙族的巅峰应该是烛龙,其次是应龙,再其次便是青龙。青龙是上古神话中的祥瑞之兽,它时常跟随伏羲左右,是智慧、灵识的代表。
2.白帝少昊座下——西方白虎(金兽)
比起青龙来,白虎的形象就要复杂多了。白虎最初起源于《淮南子》:“白虎晨鸣,雷声于四野。”,它本是一只祥瑞之兽。但后来道家神话吸收了白虎,并把白虎塑造成了道家的“监兵神君”,主管兵戈战事。这样一来,白虎的形象也随之来了个大拐弯。白虎由祥瑞之兽变成了代表兵戈、战斗的异兽,民间传说中很多猛将都是白虎星君转世,比如罗成、薛仁贵等。
3.赤帝神农座下——南方朱雀(火兽)
《淮南子》记载如下:“南方,火也,其帝炎帝,执衡而治夏,其兽朱鸟,其音徵,其日丙丁。”朱雀也叫“朱鸟”,它是炎帝神农氏座下的火兽,掌管一年四季中的夏季,代表熊熊烈焰和勇往直前。朱雀是上古神话大名鼎鼎的神鸟,人们总是喜欢用朱雀和凤凰来比较。
在此笔者可以明确告诉各位读者,上古神话中朱雀的地位远远高于凤凰。凤凰有很多种,很多只,但朱雀仅有一只。在神仙的眼中,凤凰不过是家禽而已,甚至可以用来炒菜。朱雀不同,它是火焰之神,南方之神,它有自己的神职。
4、玄帝颛顼座下——北方玄武(水兽)
《淮南子》中,玄武也叫玄冥,它是玄帝颛顼座下的神兽,掌管一年四季中的冬季,代表寒冷和深邃。道家神话吸收了《淮南子》中的五圣兽,把青龙塑造成孟章神君,把白虎塑造成监兵神君,把朱雀塑造成陵光神君,这三位神君都是道家神话中的护法神。
道家神话把玄武吸收后,把玄武塑造成了道家神话中的战神——真武荡魔天尊。真武天尊的职责就是斩妖除魔,扫平凡间所有妖怪。《西游记》中玉帝手下并不是没有顶级高手,只是没出现而已。
5.黄帝轩辕座下——正中黄龙(土兽)
《淮南子》中记载:“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后土,执绳而制四方。其神为镇星,其兽黄龙,其音宫,其日戊己。”看了《淮南子》中的这句话,咱们这篇文章的答案也就非常明显了。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位于正中的圣兽是黄龙。
黄帝麾下的土兽黄龙,就是《山海经》中的应龙。对此,神话界目前没有统一意见。笔者对此持反对态度,《山海经》中明确记载应龙斩蚩尤时神力损耗太大,没能飞上天界。而黄帝击败蚩尤后,他“乘黄龙而飞升”。所以,笔者认为黄龙在上古神话中应该是天界的接引人,而不是能征善战的应龙。
本文链接:http://copcfund.org/ls/34552.html 转载需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