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讲:跪拜猫是什么 揭秘跪拜猫真相(图)
跪拜猫是什么 揭秘跪拜猫真相
说到跪拜猫还是有很多人知道的,但是也还是有很多人都不知道的,其实就是在我们经常性用的人民币上的一个小秘密,但是被一些人发现了,然后经过还原发现,竟然有跪拜猫这个玩意,那么有的网友也问了,这个跪拜猫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呢?还有这个跪拜猫的真相到底是什么,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的情况吧,感兴趣的网友也别错过了!
跪拜猫是什么
2012年2月,有网友发帖称,第五套人民币100元正面经放大后发现几只“跪拜猫”。帖子中还附有放大后的图片。对此,钱币专家否认称,“跪拜猫”是网友们的想象,“猫”图案应是设计防伪技术。
跪拜猫实际是饕餮纹的变形,代表贪欲,来源于西周。
网友“发现100元钞票正面中国人民银行字样下方,有6(头部两边各3只)只猫形图案,其中两只像在跪地朝拜。太萌了。究竟是谁设计?”近日,网友发帖称,在第五代100元人民币上“藏着”几只形态较萌的猫。
网友所发布的放大图片显示,100元人民币正面毛主席头像两侧,有6(头部两遍各3只)只“猫”。“一只猫”张嘴直立着,眼睛大若铜钱,前肢舒展。旁边“两只猫”举起前爪,作跪拜状。经过比较可以发现,该网友发布的放大图片和100元人民币币面隐隐约约看到的图案大致雷同。不过轮廓被发布者做了黑色描边处理。描边后,几只跪拜猫“跃然纸上”。
网友评论
我看很像是两只老鼠在拜猫嘛!充分体现了人民币的行贿价值。
大概是这样:一个官二代从小不喜欢学习,文化课成绩不好,但喜欢日本卡通漫画,然后高考通过关系上了大学,读美术专业,毕业后分配到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设计部,结果被安排设计人民币,于是就有了这个图案。具体细节你们懂得。本故事实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猫的眼睛是两枚铜钱,说明猫的眼里只有钱,二只跪拜的不是猫,也不是鼠,尔是动画片唐老鸭中的波比小狗!再向老猫鼎礼模拜!感谢老猫让它们先富起来!
能如此细微观察此人应该可以想像为一个制造假币的人,其在技术上遇到困难有意发贴看相关机构是否会岀解释,一旦得呈将太量高假币流向市场。我想一般人正常使用不会如此这般。
又上纲上线了吧?如果图案设计者没有申明其设计含义,一切猜测都终究是猜测。另外,那分明是一只双眼炯炯有神的猫和两只偷窃的老鼠,寓意你想窃取或造假人民币必将受到惩罚,这个含义不错!顶!!
台上那只猫伸长了脖子对跪下的两只老鼠高声喊道:鼠辈安敢窃国库钱粮!两只老鼠倒地长叩曰:岂敢,只是国库钱粮久藏必腐,不如我等窃来以养硕体再献于大王也。那只猫回思一想,有理,曰:也罢。于是官场便种下了贪腐的种子。故事讲完了。
专家回应
“人民币上肯定不是猫或者猫的跪拜图”,河南省钱币专家袁银龙认为,经仔细观察,网上的放大图案是经过网友描边后“发挥想象”而成,“百元人民币经放大后,并不存在猫的胡须等细节,但网友很趣味地加上了”。
袁银龙强调,人民币的设计图往往要经过层层审核才能通过,“如果是几只猫在跪拜,不可能被通过。”
同时,袁银龙还介绍,人民币防伪技术分公众防伪技术、专业防伪技术和设计防伪技术。所谓“猫图案”应该属于设计防伪技术,“该技术属于国家机密”。袁银龙判断,该图案像是古代元素与现代卡通图案的一种变形,但具体是什么尚不清楚。
据媒体报道,上海印钞有限公司质量与技术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称,人民币的设计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负责,为了避免造假,一些设计是涉密的,只能由中国人民银行进行解释。
银行回应:
中国建设银行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人民币设计是严肃的事情,上面的图案有些是有其意义的,还有一些是为了防伪或是为了美观。不过,对于网友所称人民币图案中藏着猫的说法,他认为这只是一个巧合。
针对“是否存跪拜猫”、“图案究竟是什么”一事,2012年2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回复称,经查,所谓“跪拜猫”图案实为湖北江陵县雨台山出土的战国时期漆器上的图案,该图案是百元人民币背景图案组成部分,既不是网友反映的“跪拜猫”,也不是公众防伪要素,“据专家称可能是几何纹云图案,但具体是什么,有待考古等专家论证。”
专家说法:
钱币专家袁银龙称,对比我国发行的五代人民币图案,以古代元素为背景的并不多见。“第五代百元人民币上出现战国漆器图案等古元素,反映了国家对我国灿烂辉煌的古文化的重视”。
袁银龙称,中国早期人民币图案多以工人、烟囱、桥梁、飞机、军舰等为元素,反映社会发展和建设图景;之后则多以少数民族人物为元素,反映五十六个民族大团结等;第五套人民币则纯粹以国家领导人头像为根本元素。
事件链接:
“网友们发现的钱币‘暗记’,其实在过去并不罕见”,河南省钱币专家袁银龙介绍,1944年,由汪精卫成立的日伪政府中央储备银行发行的200元面值纸币上,就留有极小的英文缩写暗记“US—AC”,“是‘美国来了’的意思。实际上反映了广大人民仇视日寇的心理。”袁银龙称,当时美国与中国结成抗日同盟,该纸币的设计者是上海人,其爱国情怀尽显无遗。
袁银龙表示,暗记在印刷伪造技术尚不发达时确实起到了防伪作用,但在今天其防伪作用已有所削弱。
本文链接:http://copcfund.org/ls/34792.html 转载需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