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一下:筷子夹汉堡广告是什么?(图)

散文社2022-10-10 17:25:55450

筷子夹汉堡广告是什么?

杜嘉班纳事件刚刚过去没多久,想必很多人也一定都还记忆犹新,原本很多工作人员,为了一场大秀准备了很久,每日忙的昏天黑地,却因为自己家的一则广告,和设计师的不当言论,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没有一个明星再愿意参加这场秀,最终一切的努力都泡了汤。然而时隔几个月,汉堡王却犯起了同样的错误,以极其夸张和愚蠢的方式用筷子去吃汉堡,实在不知道究竟是真的不理解筷子对于中国人的意义,还是想要借此为自己打广告,亦或是真的种族歧视呢?

普及一下:筷子夹汉堡广告是什么?(图)  第1张

近日,美国快餐品牌汉堡王(Burger King)为一款新推出的越南风味汉堡打广告。这则广告视频发布在新西兰,其内容是几名快餐店的顾客手持巨型的筷子吃汉堡,动作非常笨拙。这引起了国外亚裔网友的普遍不满,还有许多网友联想到数月前的D&G的辱华事件。目前,该公司已移除争议广告并发表道歉声明。

综合今日俄罗斯和福克斯电视台报道,这段争议广告由汉堡王在新西兰的官方账号发布在社交媒体Instagram上,它的广告词是这样的:“带着你的味蕾一路来到胡志明市,品尝我们的越南风味甜辣椒嫩脆汉堡,这是我们全球风味的一部分。”

随后这则广告视频被一位韩裔新西兰人转发到推特上,汉堡王在广告中取笑筷子的行为令许多网友感到愤怒。筷子是亚洲各民族数千年来一直使用的一种餐具。世界各地的亚洲社区,都用筷子吃饭。外国网友纷纷指责汉堡王“对文化不敏感”和“种族歧视”,还有一些人称该广告让筷子看起来“笨拙”、“低级”和“愚蠢”。

一名网友质问道,“谁想出来的这条广告?新西兰有很多亚洲人,估计他们不会在汉堡王吃这个越南风味的东西了。”

一网友说,“我以为品牌商们从D&G的筷子风波中吸取教训了……又来这套,我并不惊讶。”

一位莫(Mo)姓钢琴家表示,她对一些知名企业贬低亚洲人的行为感到“非常愤怒”。她补充道,有色人种“必须同时应对微小的侵犯以及很深的仇恨,这永远不会结束。我不敢相信一个如此知名的公司会作出这种事。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这些知名企业为了拍摄广告应该聘用怎样的人群。”

目前,汉堡王已经将争议广告移除并进行道歉。该公司市场部负责人伍德布里奇表示:“我们对这则冒犯到(亚裔)社区的广告表示诚挚歉意。它并不能体现我们追求多元化以及包容性的品牌价值观。”

普及一下:筷子夹汉堡广告是什么?(图)  第2张

杜嘉班纳辱华事件

去年年底,意大利奢侈品牌杜嘉班纳(Dolce & Gabbana)在各大平台发布了2018年的中国版宣传片。在这则题为“起筷吃饭”的短片中,内容是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筷子与意大利经典饮食披萨相结合,视频配文字称,“今天我们将率先向大家展示,如何用这种小棍子形状的餐具,来吃意大利伟大的传统玛格丽特披萨。”不过,不管是文字表达,还是片中模特用夸张表情展示如何用筷子,都被网友质疑存在歧视中国传统文化嫌疑。

2018年11月21日,关于意大利服装品牌杜嘉班纳(Dolce&Gabbana)在华不当行为的讨论,开始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发酵。从十多位明星表明立场,到大秀被正式取消,不过几小时。

筷子背后有多少含义?

其中还暗含了中国人的天地观宇宙等内涵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老外不明就里也不难理解,只是,是无心插柳,还是刻意为之,就只有当事人自己清楚了。

中国人用筷子,一分为二,合二为一。在很多外国人的眼中,这是“两根”筷子,而在中国人的观念中,这是“一双”筷子,这就是中国人和歪果仁对筷子的不同理解。

为什么筷子一头圆一头方?暗喻天圆地方。筷子的标准长度是七寸六分,喻七情六欲,中国人的东西,都有寓意,都不是随随便便来的。

所以中国人结婚的时候,家长常会送一双筷子,寓意是快生贵子、永不分离。永不分离,这也就是筷子兄弟为什么叫筷子兄弟的缘由所在。

普及一下:筷子夹汉堡广告是什么?(图)  第3张

筷子产生距今,至少有五六千年的历史。在苏北高邮(属扬州市)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中,发现有骨箸,时间为距今6600-5500年,这是现今发现的最古老的筷子。上世纪三十年代,在河南安阳殷墟西北岗祭祀坑则出土了六件青铜箸头。所以传说姜子牙发明的筷子,显然与考古发现不符,筷子的出现,要比姜子牙生活的年代早得多。而最早文字记载的筷子是《韩非子·喻老》:“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纣就是我们熟悉的纣王,象箸就是象牙筷子,可见殷商时期,中国人已经用筷子吃饭了,纣王也就成为现在已知最早用象牙筷子吃饭的中国人。

但那时筷子还不叫筷子。筷子在先秦时代称为“梜”,汉代时已称“箸”,迟至明代才开始称“筷”。

许慎在《说文解字》说,“箸,从竹者声。”说明汉时的筷子,竹筷为多。叫筷子,是出于避讳。陆容在《菽园杂记》记载,“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此皆俚俗可笑处,今士大夫亦有犯俗称快儿者。”江南水乡的船家忌讳“住”,因而忌讳与之谐音的“箸”。将“箸”唤作“快”,则寄托了人们对“行船畅快无阻”的美好愿望。

而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则于1583年(明神宗万历十一年)来到中国居住。在《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利玛窦记述了他看到的中国餐具:筷子。

他写道:

中国人的上座是在桌子长边的中间或一列排开的几张桌子的中间一张;而不是象我们那样在桌子的一端。在这里主人把碗放在一个碟子里,双手捧着、并且从仆人那里取过一双筷子,把它们小心翼翼地为他的主客摆好。筷子是用乌木或象牙或其它耐久材料制成,不容易弄脏,接触食物的一头通常用金或银包头。……

普及一下:筷子夹汉堡广告是什么?(图)  第4张

开始就餐时还有一套用筷子的简短仪式,这时所有的人都跟着主人的榜样做。每人手上都拿着筷子,稍稍举起又慢慢放下,从而每个人都同时用筷子夹到菜肴。接着他们就挑选一箸菜,用筷子夹进嘴里。吃的时候,他们很当心不把筷子放回桌上,要等到主客第一个这样做,主客这样做就是给仆人一个信号,叫他们重新给他和大家斟酒。

从利玛窦的记述中可见,明代士大夫使用筷子还有一套礼仪,礼仪,代表着仪式感,这种仪式感现在的中国人是越来越隔膜了。

对中国人来说,饮食,不仅是填饱肚子,还有文化的传承,其中的滋味,需要我们细细体味。

本文链接:http://copcfund.org/ls/34950.html 转载需授权!

最新发布

随机文章

猜你还喜欢这些...

扫一扫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