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一下:兵者诡道也什么意思?孙武道出军事基本法则(图)

散文社2022-10-12 04:16:34600

兵者诡道也什么意思?孙武道出军事基本法则

“兵者诡道也”是《孙子兵法》中的一句话,这句话也揭示了战场上的基本法则。用兵之道本来就是千变万化,如何能出奇制胜才是关键,避其锋芒攻其软肋,这便是获胜之道。不过有时候在战场上面对生死抉择,会变得不择手段,但这并非是被所有人都认可的一种作战方式。所以在此之前很多人都是不信“兵者诡道也”的,那当时的人们是遵循着怎样的作战之道呢?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下吧。

分析一下:兵者诡道也什么意思?孙武道出军事基本法则(图)  第1张

作为中国“兵学圣典”的《孙子兵法》,受到无数推崇,如今更是走向世界,是中国人的骄傲之一。

在孙武的《孙子兵法》中,有一句话广为人知,即“兵者,诡道也”,一语道尽军事战争的最基本规律。因此,在后世战争中,交战各方不择手段,只要能打赢战争,坑蒙拐骗无所不为,甚至屠杀百姓之类事情,都做的光明正大,因为都可以将之推给“兵者,诡道也”。

然而,在《孙子兵法》之前,中国人并不相信“兵者,诡道也”,那么信啥?

首先看二个典故,即宋襄之仁、五十步笑一百步。

宋襄之仁,说的是宋楚争霸时,宋襄公坚持让楚军过河、整军,然后才开始攻打楚军,这叫战争规矩是“不正交锋,不准乘虚而入”。因为楚军比宋军多,最终宋军落败,宋襄公受到重伤,第二年去世,王图霸业随风而去。宋襄公的这一战争思想,被后人嘲笑了2000多年。

分析一下:兵者诡道也什么意思?孙武道出军事基本法则(图)  第2张

五十步笑一百步,春秋战争规定,当敌人逃出50步之后,己方就不准再去追杀了。因此,逃出50步的人就嘲笑逃了100步的人,因为效果一样,都逃出生天了,没必要再多跑几步,就相当于大学时代的“60分万岁”。

翻开春秋战争,类似让人觉得可爱的礼仪还有很多,比如“君子不重伤,不擒二毛”,君子不让敌人受到二次伤害,不抓白发老人,抓住了要礼貌的送回去;“不加丧,不因凶”,敌国国君去世或闹灾荒等重大变故,不准去攻打人家.......诸如此类迂腐可爱的规矩,数不胜数,但绝对与“兵者,诡道也”无缘!

总得来说,虽然史书定义了“春秋无义战”,但春秋战争的确非常贵族化,非常讲究礼仪和规矩,就相当于“点到为止”。顾炎武在研究春秋的战争后说:“终春秋二百四十二年,车战之时未有杀人累万者。”可见,这种迂腐可爱的战争形式,不算坏。

那么,在这一段时期,中国人的战争理论是什么,到底相信什么呢?

分析一下:兵者诡道也什么意思?孙武道出军事基本法则(图)  第3张

其实,在《孙子兵法》之前,中国人有不少军事典籍,其中流传下来的一本叫《司马法》(残本,只存5篇),唐朝李靖认为是姜太公所作。学者考证认为,这是现存最古老的军事思想,比大名鼎鼎的《孙子兵法》还要古老。

《司马法》保存着春秋前期一些非常古典的作战原则,具有浓郁的贵族色彩,书中讲军礼的地方甚至超过兵法的部分,典型的三代兵法的化石。从书中记载的战争礼仪来看,春秋诸侯基本遵守,因此这本书的思想,应该属于“官方战争思想”,差不多得到周朝诸侯一致认可。

与《孙子兵法》不太相同的是,《司马法》突出仁义说教,进行战争的目的是为了“讨不义”、“诛有罪”,所以对能“安人”、“爱其民”和制止不义的战争,《司马法》持肯定态度,这就是所谓的“以战止战”观点。

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之为正。正不获意则权。权出于战,不了同于中人,是故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

分析一下:兵者诡道也什么意思?孙武道出军事基本法则(图)  第4张

可见,《司马法》揭示了战争的实质是用非常的手段来解决政治问题。如果能够以战止战,那么就可以战。而战争最终的目的,其实就是“以仁为本、以义治之”。

值得一提的是,《司马法》中还有很多我们熟知的成语,比如“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等。

从《司马法》来看,当时中国人相信“可爱”的战争礼仪,相信“仁义的以战止战”,即所谓的“以仁为本,以义治之,以战止战,攻其国,爱其民”。可能实际战争不会像口号这么仁义,但至少有这么一个大家认可的战争规则在,就给诸侯战争套了一个笼子。

所以,春秋战争中前期,没有“兵者,诡道也”的做法,一切都是师出有名,一切都讲究礼仪,战前必须有宣战、请战的仪礼等,否则就为天下所耻笑。因此,在这种氛围之下,才有宋襄之仁、五十步笑一百步等迂腐可爱的规矩。

《司马法》的思想,或许不利于打胜仗,但却会让民众少受兵祸。如果司马法的约束还在,长平之战等的悲剧,或许就不会发生。

分析一下:兵者诡道也什么意思?孙武道出军事基本法则(图)  第5张

然而,或许是时代孕育了思想,或许是思想改变了时代,孙武《孙子兵法》的出现,却代表了中国一个最美好的时代远去。

孙武首创“兵者,诡道也”,提倡兵不厌诈、“廉洁可辱,爱民可烦”、(侵略别国时)侵掠如火、智将务食于敌等,以及为了战争胜利,不择手段的打击敌人士气,摧毁敌人战争潜力,也不值得对敌国民众秋毫无犯等。可见,孙子兵法揭示出了战争最基本的规律,但却也让战争变得没有底线,与《司马法》可谓大相径庭。

更为可怕的是,孙子兵法的这种思想,又蔓延到了中国社会各个方面,进而影响到古今中国人的信念及价值观。军人与军人之间的战争没有底线,还可以理解,但当做人或社会没有底线,这就可怕了。所以,后世中国历史上,爆发过多次毁灭性的战争,比如安史之乱、黄巢起义、蒙元崛起、满清崛起、太平天国等,已经不是简单的战争了,很多就是一部针对无辜百姓的毫无底线和人性的滥杀史。

总而言之,孙子兵法之前,中国人的战争思想,固然有点迂腐可爱,但却最大程度的保留了底线,而孙子兵法之后,中国人的战争思想,就彻底变得没了底线。所以,在自豪于《孙子兵法》时,也该反思这一部经典给中国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本文链接:http://copcfund.org/ls/36126.html 转载需授权!

最新发布

随机文章

猜你还喜欢这些...

扫一扫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