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跪在坦克面前哭泣的苏联老兵叫什么?有着怎样的经历?(图)
跪在坦克面前哭泣的苏联老兵叫什么?有着怎样的经历?
大约在2010年左右的时候,具体时间不详,在俄罗斯境内的某个博物馆中,一位参加过二战的苏联老坦克兵看到了自己当年服役时的坦克,不禁百感交集,无法控制内心的情绪,跪倒在了昔日的“战友”面前开始哭泣。见到此情景的周围游客,无不感动落泪的。这位老兵的名字叫做阿纳托利·弗拉基米罗维奇·卢特考斯基,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就简称阿纳托利。阿纳托利与很多参加过二战的退伍老兵一样,都有着非常一般的命运。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讲关于阿纳托利的经历。
阿纳托利1922年出生在萨马拉省,位于伏尔加河东岸的一个大家族。
15岁时,他学了缝纫机谋生。19岁那年,战争突然来到他面前,他成为了一名坦克手,没想到就在他参军的第二年,一场残酷的大战很快降临在他的身上。
1942年7月17日,苏德双方在斯大林格勒接近地展开了激烈的交战,阿纳托利也参与到这次战争中。
7月23日,德军突破苏联红军第62集团军右翼防线,合围了该集团军的2个师,前出到斯大林格勒西面的顿河河岸。
1942年7月29日,苏64集团军被迫退过顿河。而冯·利斯特统率下的A集团军群也全力直扑高加索。冯·克莱斯特在7月27日攻占罗斯托夫,又在8月9日拿下克拉斯诺达尔。南方面军在德军优势兵力猛攻下被迫向南面和东南退却,德军两昼夜前进达80公里。
北高加索情况极其紧张。值得留意的是在1942年7月30日,为拿下斯大林格勒,霍特的第4装甲集团军被调回斯大林格勒战场。1942年8月9日,克莱斯特第1装甲集团军占领了迈柯普油田。
1942年8月25日,克莱斯特部又攻占了莫兹多克,距格罗兹尼四周的苏联最大产油中心只有50英里,距里海也只有100英里。但苏联红军在航空兵支援下实施了顽强的防御交战。过长的供应线和高加索的山区也大大迟滞了德军的进攻,在苏联红军疲惫并消耗了德军之后,德军被迫在高加索地区转入了防守。
1942年9月5日到9月10日,苏军发动了一系列的反攻行动,以缓解当地紧张局势,但均告失败。1942年9月12日,苏联红军撤至市区围廓,外围防御地带已全部丧失,德军突破斯大林格勒城防,从南面突进到伏尔加河,把守卫城市的第62集团军同战场上的其他部队分隔开来。
关于那场战争,阿纳托利至今仍记忆犹新,在后来的采访他谈道:
“我不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不停的进攻、进攻、进攻!我的战友一个个倒下,我也受了伤,但没办法,我已经在坦克里,即便死也只能死在这个破铁盒子里。”
没过多久,斯大林格勒外围的防守宣告失败,苏军只得转入了城区进行巷战,阿纳托利被送往战地医院进行救治,他的手臂和大腿都被流弹打中。
1942年9月25日,德军经过几次战斗后,终于占领了市中心。但是他们仍然不能够控制这座城市,在德军没控制的每一座房屋、车间、水塔、铁路路基,甚至一堵墙、一个地下室和每一堆瓦砾都是苏军士兵的影子,德军士兵的鲜血浇筑了斯大林格勒的废墟,每走一步,德军都将付出代价,苏联红军顽强的意志剜刮着德军的血肉。
这时候,阿纳托利已经重新走上了战场,他继续驾着他的那台“老伙计”进行着最后的战斗。
他这样描述那场战斗:
“德国人不断进攻我们的阵地,他们的攻势相当猛,我们打得十分艰难,我已经分不清自己到底是身处战场还是如临地狱,周围的建筑全都被打烂了,整天到晚都是炮火的轰鸣,我感觉我快坚持不住了。”
由于德军无法看到战斗结束的迹象,便开始调遣包括卡尔600毫米自行迫击炮等重装甲部队开入城内。
然而在伏尔加河东岸的苏联火炮部队将德军置于其炮火笼罩之下。由于城内布满了高达数米的瓦砾堆和废弃建筑,德国的坦克部队毫无用武之地。
战斗一直持续到11月初,德军终于缓慢地推进到了伏尔加河岸,并且占领了整座城市的80%地区,将留守的苏联军队分割成两个狭长的口袋状,德军以5个步兵师、2个装甲师和2个工兵营在宽5公里的正面上发起强攻,战斗队形高度密集。在伏尔加河南岸,德军不得不停止了攻势。在经过长期的进攻后,德军终成强弩之末。
最终,在斯大林格勒的废墟中,德国南方集团军群最终耗干了自己元气,他们现在要面临的是伟大的苏联红军的反攻。
1943年1月,苏联红军发起“木星行动”试图突破顿河地区的意大利军防线,并攻取罗斯托夫。这次行动迫使德军与斯大林格勒包围圈内的德军相隔250公里以上的距离。第6集团军完全失去了增援。1943年2月1日,被围困在斯大林格勒的德军元帅保卢斯投降。斯大林格勒战役至此结束。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标志着苏军开始转入反攻,它不仅是苏德战场上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这是人类历史上最血腥的一场战役,双方伤亡超过200万人。
他不仅是德国遭遇的战略范围最严重的失败,而且直接造成了苏联与德国总体力量对比的根本变化。
在这场战役最激烈的时候,红军战士的平均存活时间不超过24个小时,军官也只有约三天的平均存活时间。苏联人民付出了巨大牺牲挫败了德国法西斯的进攻意图,胜利不是斯大林个人的,他属于全体苏联人民,是苏联人民的伟大牺牲铸就了这场胜利。
战争结束后,阿纳托利移居到了南方,来到了五山城。结了婚,有了四个孩子。
2011年时,他已经89岁了,但一直都是独自一人。陪伴他的有两只大猫和五只小猫。曾经,他最亲近的人是他的孙子。不幸的是,在2008年,他的孙子刚满17的时候,和朋友在祖父家里煤气中毒死亡。
当时老人睡在外面,成为那一事故的幸存者。
最近几年,有个叫柳芭的女人在照顾这位老军人,她是他的旧相识,帮他收拾屋子,洗衣,做饭。这一切都不错。
从照片上可以看出,老人很疼爱他那意外身故的孙子,不止一张照片挂在屋子明显位置。照片里还有老人的纹身,是美人鱼,他也有很美好、热烈的青春记忆吧。
当然,他最多的记忆还是关于那场战争的。那么多军功章背后,是他驾驶着坦克击毁一辆辆德军坦克的身影吧。
2012年,阿纳托利生病去世,享年90岁。他去世没有鲜花送葬,没有名人吊唁,甚至连自己的儿孙都没来看完他,真可谓“英雄一世,坎坷一生”。
写到这里,小编脑海中不禁闪现出当年那个画面:
80多岁的阿纳托利穿着一袭军装,胸口挂满了军功章,他拄着拐杖,来到那座埋葬者自己战友的纪念墓地,当他偶然发现自己曾经的“座驾”摆放在博物馆的一旁时,难掩自己的激动之情,在周围游客的帮助下,他颤巍巍的爬了上去,轻轻抚摸着曾经相依相伴的“老战友”的“遗体”,不禁潸然泪下,只听“咚”的一声,他跪了下来,喉咙里发出呜咽般的声音:
“老伙计,我来看你来啦!”
本文链接:http://copcfund.org/ls/36665.html 转载需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