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一下:罗贯中是否故意丑化周瑜?为什么要这样?(图)

散文社2022-10-16 08:37:26450

罗贯中是否故意丑化周瑜?为什么要这样?

《三国演义》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了,作为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被翻拍成各种影视剧,还有很多相关的游戏、动漫,可以说作品是非常多的。不过这毕竟是一部小说,其中必然会夹杂很多作者的个人情感,比如对周瑜这个人物,或许罗贯中就是对他进行了一些丑化的。毕竟除了《三国演义》之外,基本上在古人的作品里面就看不到任何说周瑜小肚鸡肠坏心眼的话。那么为什么罗贯中要丑化周瑜呢?他这样做只是为了突出刘备诸葛亮吗?

解说一下:罗贯中是否故意丑化周瑜?为什么要这样?(图)  第1张

1.罗贯中是否丑化周瑜

在《三国演义》及其前后的民间传说、评书评话中,为了衬托诸葛亮,周瑜被做了一些矮化处理,比如草船借箭,以及更过分的三气周瑜,处处让诸葛亮占上风。这让古林今来的周瑜支持者们很是不爽。

其中一条罪名是:“罗贯中居然把周瑜的羽扇纶巾给诺葛亮了!”这条罪名较早的出处,是在20世纪诗人聂绀弩先生所做的《三国演义前言》里面,原文如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迢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每一句话都是说周瑜的,《三国演义》把‘羽扇纶巾’等都拿给诸葛亮了,剩下的只有小乔。”

恰好,广大读者对于苏轼这首《念奴娇》,都是中学语文课就背过的,看了顿时大悟:果然,羽扇纶巾是周瑜的,罗贯中太坏了!问题是拿一首宋词的句子,真能证明一部明清小说描写的某个三国事件是假的吗?

其实,所谓羽扇纶巾,就是头戴青丝做的头巾,手持羽毛扇子,算是古代时尚的读书人打扮,文士风流的范儿。不过三国那会儿还没纶巾,戴的多是葛巾(葛布做的头巾),到东晋谢安兄弟才用青丝做头巾,把葛巾换成了纶巾。当时很多人都是这个扮相。孙策征服江东,派虞翻去劝降豫章太守华歆,虞翻就是戴着葛巾去劝降,之后华歆又戴着葛巾投降孙策。后来曹操派蒋干去劝降周瑜,也是“布衣葛巾”去的。

解说一下:罗贯中是否故意丑化周瑜?为什么要这样?(图)  第2张

历史上有没有”羽扇葛巾”的明确记载呢?有,而且真是诸葛亮,而不是周瑜。晋人裴启《裴子语林》说诸葛亮在渭水畔和司马懿交战时,“武侯乘素舆,葛巾白羽扇,指挥三军,皆随其进止”。这应该就是后世诸葛亮标淮形象的由来。

可见,“羽扇葛巾”的扮相,确实是属于诸葛亮的,虽然并非是谙葛亮的专利,但最有影响力的羽扇葛巾者就是诸葛亮。周瑜在史书上并未有羽扇葛巾的记录。当然,周都督儒将风范,风流倜傥,苏东坡在赤壁感慨时,给周瑜脑补上“羽扇纶巾”的扮相不算离谱。但我们绝不能凭苏东坡这一句话,就反过来说罗贯中抢了周瑜的装备给诸葛亮。要知道苏学士浪漫成性,又怎能把他的话当历史依据呢?

此外,还有一点,《三国演义》中的周瑜被丑化“嫉贤妒能,人品恶劣”。其实这也是误读。

罗贯中确实把周瑜写得心胸狭隘,气量不足。但即使从《三国演义》来看,周瑜也绝非嫉贤妒能之辈。他对诸葛亮处心积虑地陷害,不是对诸葛亮个人的嫉妒,而是站在国家利益上,担心诸葛亮日后会对江东造成威胁。所以他才会让鲁肃、诸葛瑾设法说服诸葛亮投奔江东。果真如此,周瑜是绝不会嫉妒诸葛亮才能,反而会与他配合愉快。这一点,从周瑜对庞统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来。按照《三国演义》设定,“风雏”庞统与诸葛亮齐名,才能也在周瑜之上,而周瑜对他毫无猜忌,反而非常尊重。在评话杂剧中,周瑜临死还推荐庞统去辅佐孙权,可谓是敬才爱才,哪有丝毫嫉妒的影子?

真正被《三国演义》写得嫉贤妒能的,其实是可怜的庞统。历史上庞统开朗豁达,与人为善,结果在《三国演义》中被写得自卑心和自负心都很强,一心和诸葛亮争功,把诣葛亮的苦心劝告当作“孔明怕我取了益州,抢了功”,甚至公然在刘备面前说诸葛亮的坏话,最终惨死在落凤坡。

解说一下:罗贯中是否故意丑化周瑜?为什么要这样?(图)  第3张

2.罗贯中丑化周瑜是什么目的

历史上的周瑜真的是被诸葛亮所气死?答案是否定的,周瑜这个人,不仅不心胸狭小,而且才能出众,不一定比诸葛亮差,就更加不可能嫉妒诸葛亮了,因为按照道理来说,应该是诸葛亮嫉妒周瑜才对。

为什么我会有这种说法?首先,周瑜这个人,长得帅,不管在史书上面还是三国演义里面,都没有否认过这一点,都是承认的。但是这两本著作里面,也就说了一句诸葛亮长得高,然后就没有什么描写了。可见在外表方面,周瑜是碾压诸葛亮的。

刚刚拼的是外表,现在来拼才华。你说诸葛亮会弹琴,曾用空城计吓跑了司马懿,诸葛亮用没用空城计我不知道,但是弹琴这方面,诸葛亮还是完败。相信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周瑜是个音乐达人,当初孙策为了给自己的兄弟生活体验,还买下来了一个乐队给他,比音乐周瑜一点不虚。

那我们比战功,诸葛亮虽然打过了几次胜仗,但是真正决定胜负的战役不多。再看看周瑜,周瑜帮助孙策,两人用十年时间打下了江东的基业,基本上后来的孙权都是吃孙策的老本。就连刘备对于周瑜这个人更是赞誉有加,所以怎么可能说出那种小心眼善妒的话?按道理来说应该是“既生亮,何生瑜”才对。可是为什么罗贯中要黑化周瑜?

当然后世的人是揣测不了罗贯中的想法的。所以只是猜测。其中有则轶事或许能够解答这个问题。据传罗贯中当年参加科举考试,但是屡次不中。然而有个姓周的同窗,随便一考,就当上了大官。这使罗贯中十分的嫉妒,为了发泄自己的不满,把历史上有名的周瑜写成了一个善妒的人,还让他英年早逝,可以说这样的罗先生十分的可爱了。

当然并不是只有这么一个猜测。还有种说法就是罗贯中自己写书的时候,自己都嫉妒自己笔下的这个人物。他写周瑜的时候,发现周瑜不仅大气,儒雅,才华出众,不管是文方面还是武方面,都有杰出的天赋。不仅如此,你说他还长得帅,还是官二代,你说气不气?还有更气人的,还娶了小乔这个千古美女,这不是人生赢家是什么?罗贯中看到这周瑜这么优秀,说不嫉妒是不可能的。面对一个这么优秀,无可挑剔的人,罗贯中内心说没有嫉妒是不可能的,哪怕现在的读者在看到这些记载的时候,都不由得惊叹,真是个完美的男人,可惜的是,英年早逝。罗贯中为了让自己的心理平衡点,只能寄托在自己所写的文学作品上面,于是三国演义里面,记载周瑜的都是些半褒半贬的言辞,对于周瑜所立的功绩,罗贯中还是如实记载,但是对于人物性格,他略加改动,塑造了另外一个更加活生生的周瑜,而不是那个完美的跟天上神仙一样的周瑜。可以说的,罗贯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十分的成功。

罗贯中之所以黑化周瑜,以我个人的看法,完全就是因为小说的必要性,当然我也不排除罗贯中自己内心的不平衡。一个如此完美的人,没有任何缺点的人物,是写不下去小说的,于是选择了局部的丑化,来使小说更加生动形象。显然,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是成功的,也塑造出了一个更加接地气的周瑜。

解说一下:罗贯中是否故意丑化周瑜?为什么要这样?(图)  第4张

3.历史上周瑜是怎么死的

赤壁之战后,周瑜向孙权献计软禁刘备,直接管理刘备阵营的军队部属,孙权认为曹操在北方仍需牵制,又认为刘备恐怕难以控制,所以没有采纳。

建安十五年(210年),孙权批准了周瑜提出征伐益州的方案,周瑜返回驻地江陵,行至巴丘(今湖南岳阳),突然病卒,年仅三十六岁 [29] 。孙权听闻哭泣道:“公瑾有王佐之资,然而寿命短促,我还能依赖什么呢?”又亲自穿上丧服为周瑜举哀,感动左右。周瑜的灵柩运回吴郡时,孙权到芜湖亲迎,各项丧葬费用,全由国家承担。孙权称帝后,对公卿说:“如果没有公瑾,我是当不上皇帝的。”

本文链接:http://copcfund.org/ls/39547.html 转载需授权!

最新发布

随机文章

猜你还喜欢这些...

扫一扫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