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一下:古代战车为什么被淘汰?为何会被骑兵所取代?(图)

散文社2022-10-16 11:28:17441

古代战车为什么被淘汰?为何会被骑兵所取代?

我们经常可以在很多影视剧里面看到不同的战争场面,而战争的场面也会因为时代的不同有所变化,比如在先秦时期,常常可以看到一些战车在战场上跑来跑去,而且也会以战车的数量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可以说那时候也是战车的辉煌时期,比如在兵马俑里面也有一些战车。但是在后期,却似乎很少再见到战车的踪迹了,我们知道任何事情一定是向着比之前更加有优势的情况发展的,这也就是说,后来战车必然是被其他的东西所取代了,而取代它的就是骑兵,究竟骑兵为何能够取代战车,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解读一下:古代战车为什么被淘汰?为何会被骑兵所取代?(图)  第1张

1、古代战车简介

战车在古代又称兵车。盛行于春秋、战国。每辆配有一定数量的将士,故往往用战车数量计算兵力。现泛指作战用的车辆。《管子·山国轨》:“国为师旅,战车敺就。”《战国策·秦策一》:“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 陈毅《野营》诗:“恶风暴雨住无家,日日野营转战车。”

中国古代用于战斗的马车。一般为独辀(辕)、两轮、方形车舆(车箱),驾四匹马或两匹马。车上有甲士三人,中间一人负责驾车称为“御者”,左边一人负责远距离射击称为“射”或“多射”,右边一人负责近距离的短兵格斗称为“戎右”。

对于车的发明,我国的文化传说中常被提及,传世文献也不乏古代战车与车战的详细描述.先秦时期的考古特别是殷墟车马坑的发掘,证明了我国古代战车存在的真实性。

十种古代战车

1.流马:源自诸葛亮的运输车,根据推测绘制;

2.洞屋车:用于攻城的战车,侯景曾经用它和它的改进型尖头木驴攻克建康,上面抗矢石,下面可以挖掘破城;

解读一下:古代战车为什么被淘汰?为何会被骑兵所取代?(图)  第2张

3.偏箱车:戚继光对抗北方游牧民族军队的战车,一侧的装甲可以作为初步的掩体;

4.春秋战车:中国古代最早的正式战车,成员包括一个使用长兵器的武士,一名射手和一名御手;

5.冲车:诸葛亮攻击陈仓的武器,也是历代进行攻城的时候使用的重要战车,在陈仓,被郝昭用链球式磨盘所破;

6.巢车:古代的装甲侦察车,用于窥伺城中动静,带有可以升降的牛皮车厢,大约出现于唐代;

7.正箱车:三面带有装甲,可以用于推出去进攻;

8.塞门车:守城的武器,一旦城门被撞开,这就是活动的城门;

9.云梯车:云梯可不是一般电影上那样一个简单的梯子,它带有防盾,绞车,抓钩等多种专用攀城工具,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墨子·公输》一篇中有所记载;

10.塞门刀车:加以改进的塞门车,这样对方很难攀援,形成活动的壁垒。

解读一下:古代战车为什么被淘汰?为何会被骑兵所取代?(图)  第3张

2、为何战车被骑兵取代

在中国古代战争中,何时开始用驾马的车子参战,至今还不十分清楚。有人从夏启伐有扈氏的甘之战前所作《甘誓》说,军中有“左、右、御”之名,认为是指车上位于左侧(车左)、右侧(车右)和居中驾车(车御)的武士,推测当时已使用战车。每个时代都会发生军事变革,“战车”也在不断的演变,商朝时的战车是两匹马牵引,到了周朝是四匹马牵引,而到了秦汉时代“战车”成了一匹马,主要搭成两个人一个是驭手,另一个是指挥作战的统帅,车上的伞一来能遮风蔽日又能挡雨,二来能防御来自上方的攻击比如弓箭。

其实中国历史上,战车从来没有被彻底淘汰,凡是汉人政权,都是有使用战车作战的记载的。中国人使用战场作战,一直持续到明朝后期。满清因为是齐射打天下,所以就废除了战车。宋朝时期,就有专门的战场部队,只是不是那种马拉战车,而是用于战阵防御用的战车。明朝使用战车最著名的就是戚继光。

战车一直在用,南北朝双方都是战车为主,骑兵为辅,直到隋初杨素认为自己的骑兵与突厥相当要三光才抛弃步兵车阵玩骑马与砍杀,唐时的朔方军后勤保障就是玩战车,宋没钱,连铁甲都没有何况车,而且宋朝皇帝认为用人力取代畜力是像纸张取代竹简一样是技术的进步,那还用什么战车,明朝用战车就是一种倒退

古代由于科技能力的限制,战车过于笨重,不利于机动。赵武灵王引进的胡服骑射这种“高科技”战术形式,必然被各国广泛接受;而车战的形式退出主战场也就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了。而且进入战国时代后,“礼崩乐坏”,春秋时期“点到为止”的“贵族战争”演变成了赶尽杀绝!当火器加入战斗后,古代战车自然而然的就更加没有了回归“正面战场”的机会。不过“车”作为重要的后勤保障工具,还是活跃在军队的序列中。

骑兵的出现导致战车退出历史舞台,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就是最好的例子。而坦克的出现,也让骑兵退出了历史舞台。

解读一下:古代战车为什么被淘汰?为何会被骑兵所取代?(图)  第4张

3、战车的发展历史

战车的主要武器有两类,格斗兵器和远射兵器。

车战的主要格斗兵器为戈,戈是一种长柄的勾状兵器,有锋利的双面刃和前锋,战车所配备的戈一般长三米左右,由“戎右”使用在战车交错时用于勾击或啄击。到了春秋时期戈大量的为戟所取代。

车上的甲士一般配备有青铜剑用于防身,在战车毁坏或敌人跃上战车时作贴身战斗。

战车上的远射兵器主要为弓或弩,这些远射兵器由射手负责使用,主要在战车较远距离冲击时,进行射击。

战车上的人员防护主要靠皮制的甲胄和盾,(也有少量的铜制防具)战车的成员主要直立与车中战斗,所以甲士兵用的皮甲都有较长的甲身,并且根据人员分工的不同有不同侧重,如“戎右”需要挥动戈、戟等武器格斗所以他的“披膊”一般只到肩部,而“御者”则把“披膊”向下延伸到手手腕,并连有护手。战车上一般使用大型盾,多数为皮制,并在盾加缀青铜部件用于加固。

其种类很多,有轻车、冲车和戊车等。战车最早在夏王启指挥的甘之战中使用。以后战争规模越来越大,战车成为战争的主力和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标准,到春秋时出现了“千乘之国”、“万乘之国”。到了汉代,随着骑兵的兴起,战车逐渐退出了战争舞台。1980年陕西临潼秦始皇陵西侧出土了一前一后纵置的两辆大型彩绘铜车。前面的一号车为双轮、单辕结构,前驾四马,车舆为横长方形,宽126厘米,进深70厘米,前面与两侧有车栏,后面留门以备上下。车舆右侧置一面盾牌,车舆前挂有一件铜弩和铜镞。车上立一圆伞,伞下站立一名高91厘米的铜御官俑。其名叫立车,又叫戎车、高车,乘车时立于车上。

中国春秋时期集中使用大量独辕马车搭载兵士作战的情况,在世界历史上是少见的。古典战车运用的衰落,开始于春秋晚期,主要原因是争霸战争发展导致作战地域扩大,战场环境日益复杂化,只适于平原旷野驰骋的马拉战争越来越难以适应,于是步战复兴,步兵得到大发展。战国时期骑兵的发展进一步加剧了战车的衰落。战国晚期秦、楚等大国的军力结构都是“车千乘,骑万匹,带甲(或持戟)百万”,军队的主体是带甲持戟的百万步兵,战车和骑兵都起辅助作用,其共同特点是机动性好、突击力强,但骑兵的适应性更好,所以当汉武帝大力发展了骑兵之后,古典战车就完全退出了战争舞台。与此同时,汉代兴起了双辕的畜力车,主要用于运输,在军中也有广泛使用,除了载运辎重,也用于防御设障,后人有时也称之为战车,但与古典战车已完全不同。

本文链接:http://copcfund.org/ls/39648.html 转载需授权!

最新发布

随机文章

猜你还喜欢这些...

扫一扫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