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夏朝真的铸造了九鼎吗?存在的可能性有多高?(图)

散文社2022-10-16 15:48:09415

夏朝真的铸造了九鼎吗?存在的可能性有多高?

很多人应该都听说过大禹铸九鼎这个传说了,相传大禹曾经在治水成功之后,铸造九鼎,以九鼎代表着天下九州,在此之后,九鼎这个词就成了国家的一种象征,鼎这种器具也是成了一种非常重要的物品。只不过九鼎后来失传,现如今再也找不到去了什么地方,但是人们只知道古代有鼎,却不知道鼎这种物品究竟是如何从无到有,人们为什么会想到要铸造鼎这种器具呢?大禹九鼎是否真实存在,存在的可能性又有多高呢,今天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吧。

讲解:夏朝真的铸造了九鼎吗?存在的可能性有多高?(图)  第1张

1、鼎有三名,鼐,鼎,鼒

深入了解鼎的来历之前,让我们先来看看历史文献是怎么说鼎的。

按照古人的说法,鼎其实有三种:其一名为鼐(nai),意思是非常大的鼎。其二名为鼎,圆形的叫做鼎。其三名为鼒(zi),据说是一种附耳突出于鼎外壁的鼎。(也有另一种说法,大鼎为鼐,小鼎为鼒)

《尔雅》:“鼎绝大谓之鼐,圆弇上谓之鼎,附耳外谓之鼒。”《诗·周颂·丝衣》:“自堂徂基,自羊徂牛,鼐鼎及鼒。”《毛诗注疏》:“大鼎谓之鼐,小鼎谓之鼒。”

按照这种说法,其实我们熟悉的西周大盂鼎、大克鼎,古人叫做鼐。这个鼐到底有多大呢?鼐据说是可以煮一头牛的,故又称牛鼎。当然,这种大鼐极少见。“函牛之鼎不可以烹鸡”《吕氏春秋》

著名的商代后母戊鼎,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壁厚6厘米,煮个小牛犊应该没太大问题。所以,牛鼎一词并非虚言。但古人解释说,容积达到十斗的,就叫做牛鼎。“牛鼎受一斛,羊鼎五斗,豕鼎三斗。”《九家易》

鼎自然是越大等级越高的。那么,为什么这个鼎会成为国家社稷的象征呢?这还要从新石器时代的黄帝说起。

讲解:夏朝真的铸造了九鼎吗?存在的可能性有多高?(图)  第2张

2、黄帝铸鼎的传说

据《史记封禅书》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於荆山下。”《竹书纪年》中也有类似的说法。

传说中的黄帝到底姓什么,现在已经不得而知了。但黄帝为有熊氏或轩辕氏,则是自古以来认定无误的。传说中的黄帝时代,距今大约4500年左右。学术界一般认为,庙底沟二期文化,极有可能就是传说中的黄帝时期文化遗址。

《史记》说黄帝最早铸造了铜鼎,那么,考古发掘出土的中国最早的青铜器,是什么时代的呢?

1977年在甘肃临洮县东乡林家马家窑遗址,发现了一把青铜刀。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的一种地方类型。这把距今约为5000年的青铜刀,因此成为了我国目前考古发现年代最早的青铜器。此时是否出现青铜鼎,目前尚无法证明。

后来发现的马厂青铜刀,距今约为4300年左右。也未发现青铜鼎一类器物。但基本上可以说:黄帝时代,青铜器已经出现了。

黄帝时代是否真的出现了青铜鼎,这个不太容易证明。但黄帝时代,鼎已经成为了象征王权的礼器,这点毋庸讳言。

鼎为什么会成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呢?还得从原始社会说起:原始社会,可分为原始群时期、血缘家族公社时期、氏族公社时期三大阶段。原始群时期指的是人类从猿转变为人的阶段。此时的男女关系非常混乱,与兽类无异。

而到了血缘公社时期,母系氏族社会形成了。先民们知母不知父,逐渐形成了以老祖母血缘为核心的家族公社。在长期的繁殖生育过程中,人类逐渐意识到:不同血缘关系男女结合生下的后代,品质远优于同血缘关系结合生下的后代!

于是,与外族通婚的习俗逐渐形成,这种习俗又称群婚制。著名的普那鲁亚婚(Punaluan family)制就是群婚制的代表。

讲解:夏朝真的铸造了九鼎吗?存在的可能性有多高?(图)  第3张

考古研究表明,陶器的发明是上古时期最伟大的发明。有了陶器,人们可以用火煮食。煮熟后的食物,大大提高了消化率,消灭了细菌,减少了疾病的发生,从而延长了人类的寿命!

进入母系氏族公社后期,原始农业发明了,人类的农业生产劳动产生了剩余价值,也因此逐渐形成了贫富分化。有权势者逐步成为部落首领,掌握了更多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我们所说的鼎,其实就是氏族公社时代,人们用来煮食的大锅。

氏族公社时期的部落首领,自己占有了大量剩余物资之后,往往要在年终回馈一下全族。所以,在丰收之后的秋冬季节,部落首领会杀牛宰猪用大鼎煮熟分享给部众。

打猎获取的大型野兽,一般也采取这种方式与众人分享。(这种风俗直到民国时期还存在于少数民族部落中)

煮肉的鼎越大,证明这个首领越大方,代表着他所拥有的财富也就越多。在部落与部落的交流过程中,拥有大鼎的人口繁密的大部落,逐步成为中小部落的领导者。在共同对外的战争中,部落联盟首领出现了。

最早的特大型的部落联盟,出现在黄河中上游流域,是大约5000年前的炎帝神农氏集团。大约4500年前,黄帝有熊氏集团和蚩尤集团出现了。

对于权力的渴望,引发了最早的大族群战争,分别是史称“坂泉之战”的炎黄大战和史称“涿鹿之战”的黄蚩大战。大战胜利之后的有熊氏轩辕,不再仅仅是有熊国的国君。他征服了周边地区不服从的古国,建立了轩辕氏集团,成为了新的华夏族部落联盟大首领。因此被后世尊称为黄帝。

黄帝之后代夏禹,历经数百年后,终于在公元前21世纪,建立了夏国。由于夏的号令万邦服从,所以后世夏国被尊称为夏朝。

讲解:夏朝真的铸造了九鼎吗?存在的可能性有多高?(图)  第4张

3、夏后氏铸九鼎,成为传国之宝

搞清楚了鼎如何成为权力象征的演变过程,我们对夏后氏铸造九鼎之事就好理解了。《竹书纪年》记载,商汤“二十七年,迁九鼎于商邑。”周武王“十五年冬,迁九鼎于洛。”

"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左传 宣公三年》

王朝的更替,把九鼎搬到自己的地方,成了一个必须要走的形式。那么,商人迁走的九鼎是怎么来的呢?这个九鼎,按照司马迁的说法,是大禹铸造的。"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史记·封禅书》

但按照墨子的说法,九鼎则是夏禹的儿子夏启铸造的。《墨子·耕柱》曰:"昔日夏后开(启)使蜚廉折金于山川,而陶铸之于昆吾。。。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商、周)。

青铜九鼎不管是大禹还是夏启铸造的,年代当在公元前21世纪前后。鼎和青铜刀不一样,单独一个范是铸造不出来的,需要复合范。那么,这时期有没有复合范铸造的青铜器文物被科学考古发掘出土呢?还真有!

1983年,山西临汾陶寺遗址在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一件陶寺文化晚期铜铃。这件铜铃是陶寺发现的第一件铜器,证明陶寺文化已经进入了铜石并用时代。

铜铃出土时位于墓主人左侧股骨、趾骨之间,器型不大,做工也较为粗劣。但它确实是用复合范(外范与内芯)铸造的青铜器。铜铃的铸造成功意味着青铜鼎也有铸造成功的可能性!

由于陶寺文化的年代为公元前2300-1900年,大致和传说中尧舜禹时期到夏朝初年吻合,所以陶寺青铜铃的出土基本上可以证明:夏朝初年,人们是具备了铸造青铜鼎的技术的。所以,夏朝初期铸造九鼎的可能性极大。从技术上讲,历史上夏禹(启)铸九鼎传国之事当非虚言!

夏禹在继承了舜帝的位置之后,曾经在涂山大会诸后(此时的后是独立的小国君主,并非夏分封的侯),防风氏约期不至,大禹就诛杀了他。“昔禹致会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国语·鲁语》

讲解:夏朝真的铸造了九鼎吗?存在的可能性有多高?(图)  第5张

这件事的出现,说明大禹已经把生杀予夺的权力扩展到自己族人之外!因此,他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霸主。有此权威,后来才有大禹死后,诸侯不朝伯益而朝夏启的事出现。

“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於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史记 夏本纪》

也就是说,夏启仰仗父亲的武功和权威,夺取了本属于伯益的天子之位,变禅让制的民主推举为家天下。

夏禹(启)用诸后贡献的吉金(青铜)铸造了九个青铜鼎,这件事应当是可信的。当然,以此时青铜的珍稀程度来看,这九个鼎不可能很大,也不太可能很精致。

由于九鼎是夏王朝建立之初所铸造的象征王权的器物,在夏商周传了近两千年,所以它们才被后世公认为华夏至宝,天命的象征。才有了后来春秋时期著名的楚庄王问鼎的故事。

楚庄王,春秋五霸之一,公元前613年至前591年在位。

“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左传 》

虽然楚国国君此时已经自称为王,周朝衰落。但在王孙满的嘴里,象征着天下王权的九鼎,依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所以才有“鼎之轻重,未可问也”的回答。

结语

九鼎后来在朝代更替过程中莫名其妙的遗失了。虽然《史记》里有九鼎被秦国迁走的记载,但在刘邦攻入咸阳后,秦王子婴投降过程中,九鼎并没有再出现在史册中。九鼎去哪了?这事成了历史上一个迷。

本文链接:http://copcfund.org/ls/39794.html 转载需授权!

最新发布

随机文章

猜你还喜欢这些...

扫一扫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