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谈:王昭君真的是自杀而死的吗?为何她会服毒自尽?(图)
王昭君真的是自杀而死的吗?为何她会服毒自尽?
王昭君大家应该对她也已经是非常熟悉了,作为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位和亲公主,王昭君的事迹一直都在民间广泛流传。而很多人也很好奇,王昭君远嫁之后经历过些什么,虽然说史书上有一些记载,但是毕竟年代久远,而且史书的记载距离王昭君的时代也有些距离,王昭君远嫁匈奴,想要知道她的境遇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而也有一种说法认为王昭君其实最终是服毒而亡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她会选择服毒自尽呢?
1、王昭君为什么服毒自杀
王昭君出生于公元前约52年,也就是西汉元帝时期,是一个地地道道本分的湖北宜昌人。其实她原本只是一位宫女,不过当时匈奴人上书娶亲,这个元帝可能也是出于面子问题或者其他原因,就选择了把王昭君当做和亲的对象,远嫁边塞。
那一年昭君多大?年芳19,正是风华绝代,朝气蓬勃的年纪。那为啥元帝找个宫女这匈奴就立马乖乖的迎亲了?那自然是这昭君长的也是非常的不错,所谓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这落雁就是指的王昭君。那这美女嫁匈奴王,也不算磕碜吧?为啥说昭君过得凄惨呢?因为当时的单于已经是暮年之期,垂垂老矣,这美少女被迫嫁给老头,哪能幸福?果然,没过两年,老单于就嗝屁了,这刚到地的昭君以为自己就要这样过一辈子了,没想到这匈奴的祖制规定,她要下嫁给这单于的长子。
好吧,这新单于也算是正值当年,不算寒蝉。于是昭君就和这个新即位的复株大单于开始了新婚生活。这二人的感情吧,倒也算不错,昭君给大单于生了两个女儿,夫妻二人也算其乐融融。可惜好景不长,十一年后,她的第二个丈夫,又意外身亡了。于是继续按照匈奴祖制,她要嫁给大单于的长子,这就让昭君彻底崩溃了,毕竟这个制度,在当时的汉代社会看来,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就这样,昭君终于承受这样的屈辱,选择了服毒自尽。一代佳人就此,香消玉殒,命断异乡。昭君死后,匈奴人还不算过分,把她埋在了阴山脚下,遥望南方故国。
其实回顾历史,昭君出塞是有其历史意义的。首先昭君出塞后的几十年里,西汉和匈奴一直保持友好的关系,也增加少数民族的文化进步,所以从这方面来说,昭君是值得我们敬佩的,在当时的社会这样一个女子独自远嫁异国他乡,为文化发展而做出贡献,不得不说让人钦佩。但是落后的匈奴制度以及社会的发展进程较慢,也是昭君一生悲剧的源头。
2、王昭君出塞后经历了什么
王昭君出塞以后,汉元帝依照她的意思,把她的父母兄弟一齐接到长安,赐宅赐田,妥善安置。而呼韩邪自得汉廷绝色美人之后,心中大为高兴,整天置酒作乐,并遣使致送大批玉器,珠宝及骏马,以报答汉天子的特别恩遇,甚至上书愿保境安民,请罢边卒,以休天子之民。汉宣帝在看了郎中侯应上奏的“十不可”之后,谢绝了他的这一好意。
就在王昭君抵达匈奴王庭三个月后,汉元帝在思念与懊恼的前提下,恹恹病榻,拖到初夏时节,竟在榴花耀眼中崩逝。
第二年,即汉成帝建始元年,王昭君为呼韩邪单于生下一子,取名伊督智牙师,封为右日逐王,又过了一年,老迈的呼韩邪去世,这年王昭君二十四岁。
大阏氏的长子雕陶莫皋继承了单于的职位,依照匈奴的礼俗,王昭君成了雕陶莫皋的妻子。年轻的单于对王昭君更加怜爱,夫妻生活十分恩爱甜蜜,接连生下两个女儿,长女叫云,次女叫当,后来分别嫁给匈奴贵族。
雕陶莫皋与王昭君过了十一年的夫妻生活而去世,这时是汉成帝鸿嘉元年,王昭君已经三十五岁,正是绚烂的盛年,不必再有婚姻的绊系,好整以暇地参予匈奴的政治活动,对于匈奴与汉廷的友好关系,着实产生了不少沟通与调和的作用。
王昭君的兄弟被朝廷封为侯爵,多次奉命出使匈奴,与妹妹见面,王昭君的两个女儿也曾到长安还入宫侍候过太皇太后,这位太皇太后就是汉元帝的皇后,她有个著名的侄子王莽,先谦躬下士博取虚名,后玩了一套所谓尧、舜、禹时代的“禅让制”,夺取西汉政权,建立“新”。可惜匈奴单于认为“不是刘氏子孙,何以可为中国皇帝?”于是边疆迭起,祸乱无穷。
3、王昭君真的是自杀死了吗
眼看自己创造的和平岁月毁于一旦,王昭君在幽怨凄清绝望中死去,葬在大黑河南岸,墓地至今尚在,在今内蒙古包头西南五十里的黄河岸边,据说入秋以后塞外草色枯黄,惟王昭君墓上草色青葱一片,所以叫“青冢”。
关于“青冢”也另有解释:《筠廓偶笔》:“王昭君墓无草木,远而望之,冥濛作青色,故云青家。”《塞北纪游》上也说:“塞外多白沙,空气映之,凡山林村阜,无不黛色横空,若泼浓墨,昭君墓烟垓朦胧,远见数十里外,故曰青家。”
历来提到“青家”的诗句很多。如白居易的“不见青家上,行人为浇酒。”杜牧的“青家前头陇水流,燕支山下暮云秋。”
王昭君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明妃”,系西晋时,为避司马昭的讳,改称“昭君”为“明君”,后渐渐有“明妃”一说。
本文链接:http://copcfund.org/ls/39929.html 转载需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