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一下: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究竟是预言还是后人所说?(图)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究竟是预言还是后人所说?
很多人都知道“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话,在史书记载当中,这句话是楚南公所说,而结合后来的历史来看,也更像是一句实现了的预言,因为后来的确是楚国又灭掉了秦国。但是,这句话究竟是一句在事情发生之前的预言,还是事情发生之后后人所说的话呢?有没有可能其实是司马迁自己所说呢?下面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是怎么来的
最常被人用来证明道教神机妙算的一个故事,就是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故事。
人们通常认为,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是在楚国被秦国灭亡的时候喊出的,其实不然。最早喊出这句话的道家隐士楚南公是楚怀王时期的人。
楚怀王早联合山东六国,让秦国不敢踏出函谷关一步,张仪见状,出使楚国,骗楚怀王说你只要和齐国断交,我们就送你六百里地,怀王觉得这个划算,就听了张仪的话,结果秦国就给了楚国六里地,楚怀王恼羞成怒,连和秦国作战三次,三次皆败。
关于楚人的性格,我们可以看看怀王的宠臣屈原在《国殇》中的描写: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这是楚国人的心,尚武的楚国,面对秦国从来只有决死之心。而秦楚百年,楚国人对秦国的仇恨更是炽烈。
公元前29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秦昭襄王又派张仪去见楚王,说是我们在武关这个地方一起商量一下,屈原就劝楚怀王不要过去,结果楚怀王不听劝。
楚怀王去了之后,就被秦国扣押,秦国威胁他说你给我土地我就放你回去,楚怀王不从,同时楚国别立新王,在公元前296年楚怀王客死在了秦国,秦国归还了楚王的尸体,在那个时候楚国上下悲伤愤怒,在那个情况下楚南公说出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话。
2、究竟是预言还是诅咒
这个预言的成果,是基于楚国上下对秦国的怨恨,这个怨恨慢慢的化为了诅咒,而让这个预言成功。
在后来的反秦起义中,楚人最先起义,楚人响应的最为热烈,也只有楚人组成的反秦武装,是以灭亡秦朝为任务,而不是像别的五国那样,只为了复国,这一切都是楚人对秦国的怨恨所导致的。
是楚南公精准的把握了楚人的怨恨,明白人心的力量,才做出了这种预言,而道教的神机妙算也正在此处,熟悉易理的道士,可以通过易理和人心的羁绊来推测出人的走向,和人群的走向。
楚南公精准的感受到了楚国人们的悲伤,而悲伤是最大的怒气,一个人害人有多悲伤,被害的人会在悲伤中夹杂怒气,百倍尝还。又通过易理明白了楚国必然会被秦国灭亡,所以有了楚虽三户这句话。
最后是楚人刘邦攻入了关中,灭亡了秦国,建立了汉朝,证明了预言的正确。
3、是不是后人所说
后世人对“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话的分析可谓多矣!目前主流意见为:
其一、解释为楚国公族昭、屈、景三族的;
其二、解释为楚国三户城的;
其三、解释为三户人家的,引申为人虽少,但是意志坚定;
其四、解释为陈(胜)、刘、项三人的;
笔者认为,这些分析虽不无道理,但有着很大的缺失,缺失之处在于往往忽视了说这番话的人所处的历史背景和语境,仅是依据字面上的含义来做硬性分析,所以说服力并不是很强。笔者历史后进,在这个问题上也有一孔之见。
首先,我们从楚南公说这番话的历史背景来分析。楚南公说这番话的时间是在楚怀王被秦昭襄王所欺骗,最终死于秦国这个时期,大约是在公元前296年。战国末期,列国争雄,游说纵横之士充斥天下,阴谋诡诈之术横行其间,原也分不出个是非对错。楚怀王之所以受到张仪和秦昭襄王欺骗的原因还在于自身蠢。如果说春秋时期礼乐制度还未能到崩溃程度,宋襄公蠢猪式的仁义还能多少获得列国同情的话,那么,在战国末期楚怀王还抱有这种不切实际的仁义,期待着秦国和楚国讲仁义道德,就是纯粹的幻想。
客观的来说,楚怀王受到秦国欺骗死于秦国,确实是激起了楚国人的愤慨。不过,从历史记载来看,楚国也仅是愤慨而已。在凭实力说话的战国,列国对楚怀王遭遇与其说是同情,还不如说是兔死狐悲来的确切。虽然楚国以楚怀王的遭遇号召列国出兵伐秦,但是在秦军列阵于函谷关前叫阵的时候,关东六国竟无一人国敢于迎战,只能灰溜溜地撤军。也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之下,楚南公愤慨之余,说出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愤慨之言。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楚南公口中的三户绝不应该指的是楚国的公族昭、屈、景三族。为什么这么说?请听笔者分析。
楚国王族为熊姓,公族为昭、屈、景三姓。楚国和楚怀王落到了如此下场,与其说楚怀王昏庸无能,还不如说这些公族和楚国王族同样无能。不然,以楚国的疆域和实力哪会被秦国玩弄于股掌之上?这种人再多也无济于事,楚南公难道会把为楚国报仇的期望寄托在这些人身上?所以说,笔者认为,以楚南公此时的愤慨,是决计不会把昭、屈、景三姓视为能为楚国报仇的对象。楚南公口中的三户应该只是一种情绪化的语言,三户并不是特指,而只是表达的一种态度,解释为“即使只有三户人家,灭亡秦国只能是楚国”的意思。另外,这个三户指的也不是三户人家的意思,而应该是一种泛指。
范增在见项梁的时候,引用了楚南公的话,其目的在于要项梁立楚国王族后裔。因为以楚国人的理解,秦灭六国,楚国最无罪。这句话其实挺可笑的,秦国要统一天下,还在意谁有罪无罪吗?楚国无罪,难道其余五国就有罪吗?范增此时引用的“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中的三户,更不能是昭、屈、景了。楚国虽然灭亡,但是王族和公族数量仍然不少。可是,在灭秦之役中,除了几个楚王后裔因为政治上的需要被推到了台前,就没有任何关于楚国王族和公族参与这场战役的记载,这同其他五国王族纷纷加入到这场战役中,并且立下大功封王形成强烈地反差。这其中的原因其实很好理解,那就是项梁和项羽叔侄是不会把再造楚国的功劳让给别人的。范增作为老练的谋士,哪会不明白项梁和项羽的心思?因此说,范增口中三户的含义根本就不能是昭、屈、景三姓,其含义也应该和楚南公是相同的。
至于把陈胜、项羽和刘邦作为三户,那就纯粹是后人的附会了。不过,秦国最终还是被楚国灭亡了,楚南公“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愤慨之言就好像成为了预言一般,其实,这就是历史的巧合罢了!
本文链接:http://copcfund.org/ls/40549.html 转载需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