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博物馆镜子为什么都是反面(图)
博物馆镜子为什么都是反面
我们在餐馆历史博物馆的时候,但凡是遇到了古代镜子的展览,全都是以镜子的背面展示给人们的,那么为何只展示背面呢?很多人说那是因为这些镜子很多都是古墓里出来的,是古人的陪葬品,同时还与风水有关,所以在博物馆中展示镜面对人会有些不妥,会让参观者感到心里不舒服,而且也比较诡异瘆人。不过小编在这里要说的是,以上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不但误导了读者观众,也对这些被放在博物馆里展出的古代镜子不公平。
破镜难圆的成语与镜子的材质有关
说到铜镜的历史,其实是很古老的,早从古代能够开采铜矿制作各种铜器以来,镜子就已经出现了。
镜子在西周以前比较少见,仅有贵族才能享有,但大约在东周以后开始逐渐普及,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很普遍出现在日常生活当中,到了汉代已经是生活用具当中重要的一环。
古代的镜子的材质大都是青铜(少量是红铜,明代以后有黄铜),青铜来自铜、锡、铅的合金。
古人在很久以前就已经知道,青铜配比的铅锡比例越高,材质越坚硬,而且金属本身的色泽也越白(铜的含量越高,颜色则显得发红暗沉)。而铜镜则希望它的色泽越白越好,如此磨亮后拿来照镜子才会好看,这是为何古代的镜子都是高铅锡配比的缘故。
高铅锡配比虽然可以获得色泽好看的镜子,但这种情况的青铜虽然坚硬耐磨,但也是非常易碎的。即便是铜合金,不小心掉到地上,可是会应声碎裂的,成语破镜难圆就是在描述这种情况。
铜镜的材质是金属,所以很沉重,一般来说直径10公分的镜子,大约重达600到800公克,而超过10公分的镜子很常见,算是很笨重的日用品之一。
古人在使用镜子时,会有个斜斜的木架子,把镜子放在架子上使用,若更有钱的人或是贵族则是使用漆器制作的架子。
不管怎么说,这镜子玩意儿并不是随手拿来拿去的东西,它被放置在桌榻炕几上,作为整肃仪容时的辅助工具。
镜子的背面通常有个突起的把手叫做纽、镜纽,这个纽上都有个小洞用来穿绳子,其用意很简单,当需要拿起镜子时,背面的镜纽穿的绳子就派上用场了,方便手持固定,免得不小心把镜子给打碎了。
镜子的背面才是重点这是铸造年代的证据
镜子的材质是青铜,每个朝代铸造铜镜的材质大同小异,所以根本无法从材质去判断确切铸造年代。
镜子的正面想当然耳都是打磨平滑,要不然要怎拿来照人啊?
比较有趣的是,古代的镜子尺寸都不是很大,大多数直径不超过20公分。但也不是因为技术不到位所以无法做大号的镜子。主要是因为它是金属的,很沉重,越大的越重,搞一个巨大的镜子重得要死根本就搬不动,这样的镜子也失去了它应有的实用性。
但镜面的尺寸不大,用来照人时无法显示全貌,只能照个眼睛鼻子而已,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古镜的镜面常见打磨成微微的凸面镜的样子,虽然这样照人时有点变形,但变成广角镜,可以轻易照出整张脸。
博物馆展出铜镜当然都是以背面的装饰纹样示人,因为镜子的正面根本就没啥好看的。
不过,镜子背面的装饰花纹与样式却是很关键,因为每个朝代铸造的镜子各有其习惯性的样子。
比如说,战国到汉代由于羽化登仙的升仙思想(早期宗教形式),习惯使用云气纹配上星点作为装饰,这种镜子被称为星云镜。
西汉晚到东汉大概是因为博弈(赌博)的风气很盛,所以常见到用“六博”的棋盘作为装饰,这种镜子被称为博局镜,而老外因为上面有3个图样很像是英文的L、T、V这三个字母,所以也叫它LTV镜。
唐代开始流行花鸟纹(日本人称为唐草),而且镜子的铸造也更花俏,常见到唐镜的外缘不再铸造成圆形,而是呈现花瓣状,甚至有方形的。
此时典型的唐镜以八瓣葵花花鸟纹镜为代表。
但此同时,由于丝路贸易的兴盛,所以也开始出现各种外来的装饰纹样,受到中亚文化影响的海兽葡萄纹镜更是唐代著名的镜种。
唐代以后,由于铸造工艺的进步,铜镜的装饰花纹越来越繁复,样式也越来越多变。但不管怎么说,每个时代的镜子有一定的样貌与装饰纹样,这是鉴定铜镜的关键因素,也是欣赏铜镜之美的看点。
所以,博物馆展出铜镜当然都是以背面的装饰纹样示人,镜子的正面实在没什么好看的。
因为用来照镜子的正面都是完全打磨成镜面平滑,经过了千百年后,原本光可鉴人的正面都因为金属氧化而变黑(锡氧化)、变绿(铜氧化),早已失去镜子本身应该有的功能了。
虽然氧化层可以打磨掉,让镜子再度恢复光彩,但博物馆的功能是为了保存文物,打磨镜子等于是硬生生地把镜子剥掉一层皮,这对文物来说是个不可回复的物理性伤害,所以维持原状是最好的做法,这也是博物馆不给大家看镜子正面的原因之一。
所以,古代的铜镜都是欣赏背面的,与风水忌讳一点关系都没有!请各位别再被误导了哦!
本文链接:http://copcfund.org/ls/41070.html 转载需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