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解:为什么清朝从来没有宦官干政(图)

散文社2022-10-20 02:23:43410

为什么清朝从来没有宦官干政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在明朝时期,那个时候的皇帝和宦官之间可是存在着很微妙的关系,而且后面甚至一度到了宦官干涉朝政的地步,而且是非常严重的。但是汉朝结束之后,到了清朝,几乎就看不到宦官出来干政了,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强大的皇权不需要宦官和外戚进行皇权和臣权的平衡。

宦官的权力来源于皇权,外戚的权力也来源于皇权。无论是宦官专权还是外戚干政,其实质都是对皇权的窃取。为什么皇权能够被窃取?因为皇权受到了挑战。以相权为代表的臣权时刻对皇权形成了限制与挑战,皇帝时刻都有权利上的不安全感和生命上的不安全感。

怎么才能让皇权和皇帝有安全感?分权制衡。宦官是皇帝分权制衡的一部分,外戚也是皇帝分权制衡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宦官专权和外戚干政是皇帝自己造成的。在权力制约的过程中,皇帝信任的是自己身边的亲信进程和跟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如此,外戚和宦官也就走上了权力的舞台。

清朝虽然仍然是家天下,但血缘关系比之以前淡薄了一些。清朝的皇帝不是以家族和血缘进行权力的制衡,清朝的皇帝是直接剥夺了大臣的权力。清朝的皇帝不需要宦官和外戚进行权力的平衡。

疏解:为什么清朝从来没有宦官干政(图)  第1张

宦官的地位在不断的下降,外戚的力量在不断的下降。

宦官是一群身体有残缺的人,其主要任务是服侍皇帝和皇族。在封建王朝刚建立的时候,贵族官员对宦官虽有偏见,但却没有太多的歧视。当时的宦官还可以说是政府的正式成员,但在时间推移的过程中宦官却成了皇帝的没有任何权力的奴仆。从官员到奴仆,宦官的地位下降了,宦官的权力也在失去。

在秦汉时期,外戚是可以担任重要的国家官员的,甚至外戚可以算作是皇族的一部分。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妇女的地位在降低,外戚的地位也在降低,甚至外戚从皇族的一分子变成了奴才。随着外戚地位的降低,其力量也在不断的削弱,而且皇帝也在有意识地打压外戚的力量。

没有任何力量和地位的外戚和宦官是没有干政和专权的能力的。外戚和宦官完全变成了皇权的附属品,再也不能对皇权构成威胁。

疏解:为什么清朝从来没有宦官干政(图)  第2张

清朝的皇帝吸取了汉朝唐朝和明朝宦官专权和外戚干政的教训,对外戚和宦官防范很严。

汉朝以张让为首的十常侍宦官集团窃取了汉灵帝的皇权,独霸朝纲,使社会秩序陷入了混乱的状态。以明朝的刘瑾为代表的宦官权势滔天,刘瑾甚至被称为立皇帝。在这些宦官的操控下,皇帝成为了傀儡。吸取了历朝宦官专权教训的清朝皇帝对其控制异常严格,甚至皇帝不用识字的宦官。明朝的宦官有很高的文化水平,为恶也重;清朝的宦官文化水平低,为恶也轻。

宦官不识字也就无从处理国政,不能参与国政处理的宦官是不可能窃取权力的——因为权力的窃取是一个过程。明朝的秉笔太监可以代替皇帝批红,而清朝则不能。清朝的皇帝把宦官彻底变成了生活上的奴仆,而把官员变成了政务上的奴仆。清朝的军纪大臣看似威风,但实际上只能跪奏笔录,毫无实权可言。

清朝的外戚就算能够参与国家的管理,也不可能出现汉朝时期的外戚干政局面。为什么呢?一是因为皇帝不需要外戚平衡权力,二是因为外戚变成官员之后还是没有权力——清朝的实权都掌握在皇帝手中。

疏解:为什么清朝从来没有宦官干政(图)  第3张

以儒家为主流的社会舆论敌视外戚和宦官。不能得到认可的外戚和宦官也就没有专权和干政的机会。

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曾经出现过外气和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皇权和皇帝轮流操控于外戚和宦官手中。无论是外戚干政还是宦官专权制衡的都是官员的权力。因此,政府的官员与外戚及宦官是敌人。

从汉武帝以后,政府的官员都是出自于儒家。这意味着儒家对外气和宦官是持否定态度的,而儒家不仅是统治思想,儒家还掌握社会的舆论控制权。控制了社会舆论的儒家会如何对待宦官和外戚?当然是对他们进行否定。在儒家的引导下,社会舆论对于宦官专权和外戚干政是一片口诛笔伐。

皇帝不认可外戚和宦官,儒家不认可外戚和宦官,整个社会也不认可外戚和宦官。在这种情况下,外戚和宦官怎么可能有干政和专权的机会?!

总之,没有宦官专权和外戚干政的稳定的社会是人民所需要的。虽然皇权专制和儒家思想控制了整个社会,但社会的稳定总是强于社会的动荡。没有宦官专权和外戚干政的清朝是稳定的,但强大的皇权和落后的儒家思想却是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尤其是阻碍了推动社会发展的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尤其是阻碍了清朝与西方国家的交流而最终导致落后于世界文明发展的潮流。最终,没有外戚干政和宦官专权的清朝却陷入了近代前夜的危机之中不可自拔。

本文链接:http://copcfund.org/ls/42577.html 转载需授权!

最新发布

随机文章

猜你还喜欢这些...

扫一扫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