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讲:解析东亚创造的财富为何没有西方多(图)
解析东亚创造的财富为何没有西方多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一个问题,按就是这个东亚人话说智商要比全球的平均智商要高一些的,但是再看东亚的经济,东亚的经济当然是没有西方多的,那么这又是为什么呢?是智商原因,还是历史原因?对这个问题比较好奇的,下面我们继续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
这个问题分为两个部分:
1、东亚人智商高于平均水平
2、东亚创造的财富反而没有西方多
先来说第一部分,事实真的是如此吗?东亚人真的更聪明吗?
结论会令各位很自豪——确实如此。根据英国埃尔斯特大学心理学系林恩(Richard Lynn)教授2006年出版的著作《种族智商差异》,林恩收集了1920年以来500多项关于人类智商研究,得到的结论是:东亚人智商最高;其次是欧洲人;然后是中东人、北非人以及南亚人;非洲人、澳洲土著和西南非丛林居民排名最后。
林恩教授进一步阐述了智商差距的原因,他研究认为,人类的智商由遗传、健康和营养、教育与环境决定。重要性依次排列。
而导致东亚人智商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人类于5万年前抵达处于冰河期时的东北亚时,面临严峻的生存考验,寒冷的天气需要更高的智力与通力的合作来克服困难。制作抗寒冬衣,搭建帐篷,生火取暖,捕猎猛犸象等大型野兽,都需要高超的技巧与生存智慧。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东亚人智商不断提高,这也是进化论起作用的一个例证。
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后续的研究发现林恩在写书时有意对数据进行了取舍,一些数据做了处理。但是,国别之间人类智商差异是存在的。
另外一点,大家需要知道,智商是一种可变量,随着营养,教育与训练,智商可以被提高。
第二部分,东亚人创造的财富没有西方多,这个正确吗?
首先谈一点,工业革命以后,世界创造的总财富几十倍、几百倍于人类全部历史所创造的财富,而这些财富的增长主要在西方世界。
当我们把视点聚焦到工业革命以前,会发现截然不同的局面。
在物质财富领域,英国经济史学家麦迪森在《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公元960-2030年)》一书中,通过定量研究测算发现以下事实。
在公元14世纪至15世纪早期(宋元时期),中国人均收入高于欧洲人均水平,通过吃穿用各方面来看,宋朝都城临安(杭州)掌管大门的兵丁的生活水平远高于同时期英国拥有大量封地的领主的生活水平;而后几个世纪,中国人均收入一直处于停滞状态。尽管如此,中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人口最多的大国,其经济总量在当时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3强。
右边从上至下:美国、西欧、中国、印度、中东
1820年以后中国迅速衰退,到1978年,占世界经济总量不足5%。改革开放成功地引发了超高速增长,中国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提高到了2003年的15%。
麦迪森在书中认为今后中国经济追赶过程还会持续,据他预测,到2015年中国就有可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相当于美国GDP的107%,到2030年中国GDP占世界总量的比重将增至为23%(购买力平价计算)。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改革之路被称为“伟大复兴”。
基本上,麦迪森预测成功。
再来看精神财富方面。
李约瑟Joseph Needham
李约瑟是著名中国科技史专家,他在系统的梳理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中发现,历史上中国科技进展长期领先于世界,公元868年唐朝印刷出第一本有出版日期的图书;公元1088年北宋发明了“磁力导向”指南针,在公元1161年南宋发明了投石机,能够投出炸弹。东汉张衡观测气象的“相风铜鸟”比欧洲早了1000年;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计算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比欧洲早了1000年。
从公元6世纪到17世纪初,中国在重大科技成果上,所占比例一直高于54%,但到了19世纪,却只占不到0.4%了。
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发展史》中,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之谜。
为什么资本主义和现代科学起源于西欧而不是中国或其他文明。
我们再回到这道题本身来看,为什么智商更高的东亚,给人类创造的财富反而没有西方多?
东亚尤其是中国历史上是成功的,我们创造过辉煌的过去,拥有远超世界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我们在生活水平与科技发展上一度远远领先于欧美。
可惜的是,近代我们落后了。
我们在做的,就是开启中国的伟大复兴。解决体制机制上束缚财富与科技发展的桎梏,用结构机制改革的红利释放全民的潜力。
欧美与中国的竞争合作,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在16世纪以前,中国长期领先于欧美。西欧在经历了黑暗的中世纪后,来自古老中国的诸子百家为当时的欧洲思想家们提供了炮弹,伏尔泰、孟德斯鸠等等先贤翻译中国经典,著书立说,冲破基督教的束缚,此为“文艺复兴”的发端之一。工业革命顺理成章的出现,西方从此主导了世界的走向。
今天,中国已经重新回到世界的聚光灯下,决定中国地位的,不是买下多少爱马仕包包还是拥有多少亿万富豪。而是中国能够涌现多少科学技术大家,贡献多少世界级的科技成果,为全体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多少贡献。又或者,中国在与西方文明的交互学习中,为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带去安全与富有,带去和平与希望,为每个普通人带去未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个生活在18世纪英国的纺织女工,不会知道自己迎来的将是百年日不落的荣耀。
我们呢?
本文链接:http://copcfund.org/ls/42833.html 转载需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