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古代官员退休为什么一定要返回老家 不能留在京城吗(图)

散文社2022-10-20 19:11:12438

古代官员退休为什么一定要返回老家 不能留在京城吗

《朱元璋》这部电视剧相信有不少的朋友们都有看过了,在天下统一之后,开过元勋李善长和刘伯温也已经是两鬓斑白了。此时的刘伯温就多次向朱元璋请求,向能让自己辞官告老还乡,返回老家青田。李善长在辞去了宰相一职之后,同样是请求辞官,回归淮西故里。

虽然这是电视剧,但实际上,在明朝历史当中,刘伯温跟李善长都的确曾经辞官归养乡里。而在其他时代,一旦官员老去之后,也同样会辞官返乡。可在京城或者就任地当中的生活,其实并不在老家生活之下,大多数时候还要比老家的生活好得多,那么既然这些官员已经年迈,为何还要长途跋涉回到故乡之中呢?

分享:古代官员退休为什么一定要返回老家 不能留在京城吗(图)  第1张

1、落叶归根的思想

中华文明乃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文明,安土重迁的思想早已埋进了所有人的心中。因此古人在老去之后都十分重视落叶归根,希望能够回到自己的家乡,葬在自己曾经生长的地方。

另外,这跟古人极其讲究孝道也有关系。自科举制开创之后,很多贫寒学子也得以科举出仕,去到京城或者其他地方做官。但是他们的父母却还留在家乡,等到父母离世之时,也就葬在了家乡之中。

这时候,古人必须得回到家乡为父母守孝。比如宋代名臣包拯,靠着科举入仕做了知县后,就因为双亲离世而辞官回乡,在家中守孝好几年之后,这才在1037年时重新进入官场,而彼时的包拯已经38岁了。

正因为这种对孝道的重视,让古人在年老之后,会选择回到老家,继续陪伴已经离世的双亲,等到自己死后,也葬入祖坟旁边,跟家人团聚。因此,古人退休之后通常都会选择返回老家,而非留在任地。

分享:古代官员退休为什么一定要返回老家 不能留在京城吗(图)  第2张

2、回归老家有利可图

我国古代时期早已有了明确的退休制度,在明清之前,官员在70岁可以退休,根据《礼记》记载,周朝就有“大夫七十而致事”的规定,此后2000多年的历朝历代也基本沿袭了这一规定,直到明清时期才将退休年龄改到了60岁。

而在官场混迹到了这个岁数,通常情况下本身的地位都不会太低,而且积累的财富也不会太少,而这些钱财,除了维持自己在任地的开销之外,很多都会寄给家里的父母兄弟,帮助他们将自己的老家建设得越来越好。

比如明朝时期就有一个“优免政策”,所谓的优免政策,就是免除朝中士大夫及其家人的徭役与税负。明朝正二品的官员,整整有8000亩土地的免税额度。明朝朱元璋时期虽然轻徭薄赋,可到了明朝中后期的时候,因为地方王族的剥削,让百姓的负担加重了不少,而且官员被减免的赋税,也安到了百姓的身上,百姓根本扛不住这样的税额,就纷纷将土地卖给官员,自己当了雇农给官员打工。

分享:古代官员退休为什么一定要返回老家 不能留在京城吗(图)  第3张

于是,明朝时期的官员就这样支持着家人不断地兼并土地,成为了当地的土豪巨绅,比如大明后期首辅徐阶,在退休归养之后,家中的土地整整达到了24万亩之巨,随便贿赂一下就是3万两黄金,这般富足的生活,比起在明朝朝中拿着点微薄的俸禄还要任劳任怨的生活来说,简直就是天堂。

明朝时期律法严苛,贪官污吏相对还不算太多。到了清朝的时候,这种情况更是十分明显。比如清乾隆年间的大贪官和珅,在退休之前就已经敛财超过了8亿两白银以上,其个人的财富就相当于整个清政府15年财政收入的总和,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和珅在自己家乡福建所吞并的大量土地和房屋以及各种产业所带来的,一旦他辞官回乡,生活必然比在宫中跟乾隆、嘉庆斗智斗勇如履薄冰舒坦得多。

分享:古代官员退休为什么一定要返回老家 不能留在京城吗(图)  第4张

3、结语

总而言之,古人既然当了官,自然会提前为自己的后路做准备,囤积足够的退休资金,让他们能够在家乡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这就给古人辞官返乡提供了外部条件。而落叶归根的思想,又跟古人提供了主观动机。如此内力外力一同推动,古人自然在辞官之后就要回乡了。

本文链接:http://copcfund.org/ls/43151.html 转载需授权!

最新发布

随机文章

猜你还喜欢这些...

扫一扫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