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象姑馆为什么叫象姑馆(图)
象姑馆为什么叫象姑馆
说到象姑馆估计没多少人听过吧,小编也是第一次听,别说小编菜鸡但是小编真的第一次听书了,比较读书少,那么这个象姑馆到底是干什么的就引起了小编的好奇了,所以这个象姑馆到底是干什么的呢?还有为什么要叫象姑馆这个奇怪的名字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继续揭秘分析看看吧!
象姑馆是什么
象姑馆即男妓青楼, 最早有关男性性工作者的文献记载,见于宋朝的典籍,两宋京师丶大城市各处,都有数以千丶万计的男妓在风月场所卖淫,其景观蔚为奇观。
明清时期,男性卖淫之风更盛,甚至相继出现了大大小小的「象姑馆」(男妓院),历久不衰。清嘉道时期,京城的男性/跨性别性工作者更进占八大胡同。
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边界和平,工商业发达,从而滋长了浮华世风。据当时的记载,文人中科举之后马上纳妾,大兴土木建豪宅一时成风,盛宴歌舞,极尽奢侈铺张。江南地区,上及达官贵人,下至商贾文人,嫖娼成风,使娼妓业方兴未艾。与此同时,男妓卖淫的“象姑馆”也应运而生。明末学者沈德福认为,1429年,宣德皇帝的禁娼令使部份官员转向年轻男性取乐。到了万历年间,男娼业发展其势之盛,直逼他们的女性对手。
男性/跨性别性工作者,古已有之,只是由于主流社会社会对男人出卖色相和肉体极为鄙视和厌恶,认为男妓现象是对男性地位及尊严的莫大侮辱,所以或是视而不见,又或是严加打压,但无论怎样,男性/跨性别性工作者一直以奇幻而灿烂的表现/服务形式,存在于历史的洪流中,长久不止息。
象姑馆为什么叫象姑馆
《尚书·商书·伊训》记载:“惟兹三风十愆,卿士有一于身,家必丧;邦君有一于身,国必亡。”三风者,指两种巫风:舞、歌;四种淫风:货、色、游、畋;四种乱风:侮圣言、逆忠直、远耆德、比顽童,其中的比顽童就是指同性恋。说明至晚在商朝,我国就出现了同性恋,而且被认为是歪风邪气。
事实上,同性之爱在中国历史上从来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从春秋战国时的龙阳之好,到汉朝的断袖之癖,乃至于明清之时,几乎成为时髦代名词的“娈童”、“相公”。
提供性服务的男妓称为娈童、龙阳等。明代时称为小官,清代则称为相公或象姑,开设有象姑馆。男妓有时亦被俗称为兔子。在现代,为他人提供服务的男性俗称为牛郎。
明清时节,他们有了专业名称“小官”,也有喊作“相公”、“象姑”的,盖因谐音,此外,象姑一词,除了谐音因素,似也有“很像是姑娘”之意,怕是文人雅士琢磨出来的旖旎专称。
本文链接:http://copcfund.org/ls/33867.html 转载需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