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突厥十姓部落是怎么回事(图)

散文社2022-10-15 12:09:53533

突厥十姓部落是怎么回事

说到这个突厥十姓还是极其的复杂的,最近很多人再问这个突厥九姓部落,突厥贵族姓,突厥河东九姓,还有突厥和草原十八部这些问题,这问题都挺有意思的,能让我们更加的了解这个突厥了,所以下面我们把这些问题都慢慢解析了,大家一起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

解惑:突厥十姓部落是怎么回事(图)  第1张

提到西突厥的“十姓部落”时大都认为即指五弩失毕部和五咄陆部,而且有专家断言,此“十姓部落”自始至终是不变的,均指的是五弩失毕部和五咄陆部。现在仔细勘查史料,却发现此“十姓部落”的内涵和外延则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它并不是自始至终固定不变的。

史料记载西突厥由亮相部落组成,碎叶川以东称左厢咄陆部,以西称右厢弩失毕部。东西两厢各辖五姓:左厢五姓酋首称啜,右厢五姓酋首称俟斤。每姓各授令箭,合称两厢、十姓,也称十箭、十设。于是十姓、十箭竟成为西突厥的代名词。于是查阅了资料产生了如下问题:西突厥开国之初就存在着两厢的区别吗?两厢是否自始就各辖五姓呢?西突厥定制的十姓或十箭起源于何时?

解惑:突厥十姓部落是怎么回事(图)  第2张

(一)长期以来,学术界以及教材一直认为两厢同十姓皆同时起源与室点密可汗。其所依据无非是《旧唐书》卷194那段文字:“室点密,从单于统领十大首领,有兵十万众,往平西域诸胡国。”可是我读完这段史料,仅看到的只有“十姓部落”,而没讲“十姓部落”的部落组成,更没讲即弩失毕五部和咄陆五部。沿此史料往前查找,在读到刘锡金写的一篇关于西突厥十姓的论文里,发现里面有记载到:“其人杂有咄陆及弩失毕、葛逻禄、处月、处密、伊吾诸种。”可以看出以上所讲的“十姓部落”只包括此六部,因而构不成“十姓”,还需要另寻史料,发现沙陀部,契苾部、薛延陀部与此有某些关系。而关于薛延陀,史料有记载:“薛延陀者,先于薛种杂居,后灭延陀部有之,号薛延陀,……在铁勒诸部最雄张。”薛延陀二部原游牧于金山西南,曾受柔然统治,因不堪蹂躏而起义。时突厥将兴,乘机邀降其众,“时铁勒将伐柔然,土门率所部邀击,破之,尽降其众五万余落。”薛部与延陀部都参与起义,从而被土门所破,土门遣室点密西征,此二部相随而至贪汗山与契苾部为邻。在此二部合二为一,发展成一直不可忽视的力量。由此可见,室点密时期的“十姓部落”应是弩失毕部、咄陆部、葛逻禄部、处月部、处密部、伊吾部、沙陀部、契苾部、薛部和延陀部。在我看来,如果在室点密时期就有了两厢十姓的话,那就不存在两厢的区别,再说两厢是由两个不同的汗系统领,矛盾一直很尖锐,不可能让室点密随便分散自己的实力,以此来威胁到自己的统治地位。

解惑:突厥十姓部落是怎么回事(图)  第3张

(二)我仔细了解两厢十姓部落时期的诸部酋长的爵称的来历后,可以肯定的说两厢的诸部酋长的爵称是有区别。左厢咄陆诸部的酋长皆以“啜”为爵位,右厢弩失毕诸酋长则仅世袭“俟斤”爵位。凡异姓突厥部落酋长,乃至未采用突厥族名的九姓铁勒酋长皆可称俟斤,而只有阿史德氏或其它较早加入突厥共同体的部落酋长才可采用啜的称号,可见啜之品阶高于俟斤。这种两厢地位的不平等,可以证明我前面提到的两厢是有不同的可汗所辖的,也就是说室点密时期还没有两厢的存在。

(三)根据课上我所列出的两厢所辖的十姓部落并非有真正的十部。据《旧唐书》卷149所载此十姓为:“其咄陆五啜:一曰处木昆·律啜;二曰胡禄居·阙啜;三曰摄舍提·暾啜;四曰突骑施·贺逻施啜;五曰鼠尼舒·处半啜。弩失毕有五俟斤:一曰阿悉结·阙俟斤;二曰哥舒·处半俟斤;三曰拔塞干·暾沙钵俟斤;四曰阿悉结·泥孰俟斤;五曰哥舒·阙俟斤,属于部落名称者乃处木昆、胡禄居、摄舍提、突骑施、鼠尼施、阿悉结、哥舒、拔塞干等,数止于八。此八部分而为十,始见于咥利失可汗之世,继见于沙钵罗可汗即阿史那贺鲁之世,至唐置西突厥诸羁縻州府则其总数又超出十部(如突骑施部又析为贺逻施啜、索葛莫贺啜两部,此外又补充了葛逻禄、处月、处密等)。可见十姓并非定制,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多的。

(四)在薛宗正《突厥史》有提到达头可汗致书东罗马皇帝自称“七姓大首领,世界七国王”,以及突厥儒尼碑文记骨咄陆创业之初只有十七人从匿总材山,继而聚为七十人,再进而发展为七百人,这可能与突厥的传统的神圣数字并非是“十”,而是“七”而这一圣数观念一般都与其特殊的天象、历数观念相联系,而突厥人最早认识的星宿乃北斗七星。查阅《突厥语大词典》土耳其文本页40称之为七兄弟星为佐证。而汉字的“七”、“十”两字形近易伪,薛宗正先生认为,引用《旧唐书》中的“十大首领”应为“七大首领”之误。

解惑:突厥十姓部落是怎么回事(图)  第4张

综合以上所说的,西突厥的开国之初只有七姓,进而发展为八姓,直到壮大为十姓,各部皆授权、授箭,合称十箭,这是经过一段时间演变的历史产物,它不足于概括西突厥境内的所有部落。但是,两厢的区别却是自始有之,它起源于西突厥两支不同的汗系所统部落,而且咥利失可汗时期的十姓改革完全是解决两厢之间的矛盾以及异姓突厥势力的强大,以此来保证和巩固自己的作为大可汗的统治地位。

本文链接:http://copcfund.org/ls/38855.html 转载需授权!

最新发布

随机文章

猜你还喜欢这些...

扫一扫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