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业救国:以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作为救国救民主要途径(图)
实业救国:把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作为救国民主的重要途径。
19世纪末,有人提出了实业救国的方针。当时中国的市场被外国产品占领,本土企业被挤压生存空间,越来越弱,逐渐成为外国产品的市场。因此,人们想发展工业来抵抗其他国家的经济侵略。那么,实业救国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实业救国。
实业救国方针是张謇、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19世纪末提出的。这一战略是为了对抗当时其他国家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把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作为救国救民的主要途径。是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提倡的一种策略,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不是经济,所以他们的政策没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辛亥革命前后,实业救国论盛行。当时帝国主义国家在清廷的帮助下,对中国的资产和主权进行掠夺和掠夺。但资本主义生产也取得了初步发展,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热情更加高涨,人们对投资兴办新式工商业更感兴趣。而且帝国主义的猖狂行为激起了广大人民爱国救国的义愤。
在这种情况下,资产阶级开始号召大家抵制帝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发展本土资本,通过财富来对抗侵略。但他们在宣传这一论点时,否定了采用革命手段改变落后生产关系的必要性,并不是所有的资产阶级都是抱着实业救国的思想发展商业的。他们中的许多人只是抱着发财的想法去经商的。
虽然有很多像张謇这样真正相信实业救国可行性的人,但仍有很多资本家将其作为加强剥削工人的理论依据,甚至把资本家的利益视为国家的利益。有些人甚至把它当作攻击革命者的木筏,认为他们的“自由、革命、民主、自强”是“毒害中国的毒品”。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张健。
本文链接:http://copcfund.org/ls/47909.html 转载需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