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关于中秋的散文名篇!描写中秋节的散文精选
散文:难忘中秋夜
李姗姗
小时候,每逢过中秋都正值农忙时节,家家户户宽敞的院落里,一派丰收的景象。晚霞染红天边,大人孩子围坐在小山似的玉米堆前,齐心协力地扒玉米皮,挑灯夜战到晚上十点多。院子的天井里堆满了刚掰来的玉米,剥好的玉米赤条条地躺在地上,蓬松的玉米皮在身后垒起了小山。
我拈了妈妈给的钱奔向村里的小卖部去买月饼。狭小的店铺前,店主人月饼放在牛皮纸里码放整齐包裹好,在上面铺一层方形的红纸,然后捏着纸绳子娴熟地打个结,结结实实地递到我手里。提了包好的月饼要挨家挨户串亲戚。中秋节的晚上是热闹的,人们总要挤出点时间去送祝福。天色已晚,天气微冷,空气中有了些许凉意,连秋虫的叫声都有了些颤抖。皎洁的月光洒落下来,明晃晃的光映照着迎来送往的乡亲们的脸庞。
我拈了妈妈给的钱奔向村里的小卖部去买月饼。狭小的店铺前,店主人月饼放在牛皮纸里码放整齐包裹好,在上面铺一层方形的红纸,然后捏着纸绳子娴熟地打个结,结结实实地递到我手里。提了包好的月饼要挨家挨户串亲戚。中秋节的晚上是热闹的,人们总要挤出点时间去送祝福。天色已晚,天气微冷,空气中有了些许凉意,连秋虫的叫声都有了些颤抖。皎洁的月光洒落下来,明晃晃的光映照着迎来送往的乡亲们的脸庞。
2015年的中秋节,我离家千里工作。那是我第一次离开家乡,奔波异地。举目无亲,孤苦伶仃。茕茕孑立,形影相吊。那年的中秋节,我连月饼都没买。在狭小的出租屋里百无聊赖,呆呆地坐着,想家。家里的亲人熟悉的脸庞,家门口的小路,村里的方塘,山上的一块块的田地……一一在脑海里闪过,清晰无比。
思乡心切,却不敢拨通熟悉的电话。怕自己会情不自禁地哭出来,怕电话那头的家人为我担心。思绪翻滚,多了烦乱焦虑。房东老太太家的小孩怯生生地敲敲我家的门。然后用结结巴巴的话说:“阿姨,你晚上别做饭了。奶奶说让你去我家一起吃饭呢。”怕看到人家团聚的喜庆我会更心酸,我婉言谢绝了。
躺在床上窝在被窝里偷偷抹眼泪的时候,房东太太给我端来一碗面条,拿了几个苹果和一块月饼。我狼吞虎咽地往嘴里扒拉着面条,就着泪水一起咽了下去。然后不知怎么迷迷糊糊就睡着了。后来后半夜不知怎么竟发起烧来,那一年,异乡的中秋夜实在难熬。
日子如流水般划过,难以团圆的中秋夜也尝尽了异乡人的苦楚。回不去的故乡,远隔千里的苦楚。如艾青那首诗里写的:“我的思念是圆的,八月中秋的月亮,也是最亮最圆的。”
本文链接:http://copcfund.org/sanwen/13562.html 转载需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