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依然一笑作春温全诗!苏轼临江仙赏析
《临江仙·送钱穆父》是苏轼在杭州时为送别老友钱穆父而作。这首词不同于以往的送别诗词那般缠绵悲伤,而是寄人生感悟于豪放之中,直抒性情,充分表达了苏轼旷达洒脱的个性。同时,苏轼对老友的惜别之情,写得婉转细腻,扣人心弦。
全词如下: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元祐三年钱穆父出知越州,都门帐饮时,苏轼曾赋诗赠别。元祐六年钱穆父即将远赴瀛州,路过杭州时,苏轼再次赋诗赠别,只是岁月如梭,一别都门已三年之久。三年间钱穆父奔走于京城、吴越之间,因此苏轼说他“天涯踏尽红尘”。
元祐三年钱穆父出知越州,都门帐饮时,苏轼曾赋诗赠别。元祐六年钱穆父即将远赴瀛州,路过杭州时,苏轼再次赋诗赠别,只是岁月如梭,一别都门已三年之久。三年间钱穆父奔走于京城、吴越之间,因此苏轼说他“天涯踏尽红尘”。
词的下片则切入正题,记述月夜送别友人的状况。“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可见苏轼和友人离别时,那种抑郁无欢的心情。但接下来的一句“樽前不用翠眉颦”,则一改之前的离别哀愁而转为旷达和豪迈,说在离别的宴席中唱歌跳舞的歌妓不用特意为离别而把气氛变得哀怨,世间离别本就是常事。
最后两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以对友人的慰勉和开释胸怀总收全词,既动之以情,又揭示出得失两忘、万物齐一的人生态度。正如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云:“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我们人人都是天地间的过客,又何必计较眼前的聚散呢?
综观苏轼的这首词,表现出了他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旷达情怀。其中“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更是苏轼这种情怀的集中体现。而这种对人生境界的感悟,再过千年也是值得一读的。
本文链接:http://copcfund.org/sanwen/16519.html 转载需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