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石灰吟》·于谦原文赏析及考点

散文社2022-07-28 02:59:37713

石灰吟


作者:于谦

时代:明代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万凿 一作:万击)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浑不怕 一作:全不怕)

石灰吟 译文


译文
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才得以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气节留在人世间。

注释
石灰吟:赞颂石灰。吟:吟颂。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
千、万:虚词,形容很多。
锤:锤打。
凿:开凿。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若:好像、好似。
等闲:平常,轻松。
浑:全。
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人 展开阅读全文 ∨

石灰吟 创作背景


  相传有一天,于谦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吟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于谦深有感触,便吟出了《石灰吟》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据说此时的于谦才十二岁,他写下这首诗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写照,更是他日后的人生追求。

石灰吟 考点


石灰吟

于 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对这首诗的鉴赏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是明朝大臣于谦所做的一首诗。诗人托物言志,通过赞美石灰,表达了自己以天下为己任,为了社稷苍生不惜“粉骨碎身”的坚强意志和决心。

B.石灰看似寻常,却蕴藏着高尚的品格。它要经过“千锤万击”才能自深山采出,经过“烈火焚烧”变成石灰后,虽已“粉骨碎身”,却仍然以自己的清白,来服务于人们的生活。

C.“粉骨碎身浑不怕”,是指石灰石煅烧后就会粉碎,暗喻要做重大牺牲。“浑不怕”是比喻的写法,表现出不惜做出任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可用来抹墙涂壁,给人留下洁白的颜色,这里是象征。),此句道出中心题旨。

D.诗言志,大概只有自身高洁的人,才能独具慧眼,在寻常之物中发现其中的不寻常。于谦的一生,他确实以自己的生命和鲜血实践了自己的志向。他御强敌,扶社稷,严操守,淡名利,有大功于国。被害后,他的家也随之被抄,但抄出来的只有书和生活日用品,此外就别无长物了。堂堂的一品大员竟是这样廉洁,连抄家的人也不敢相信。

石灰吟 考点参考答案


答案:C
解析:

本题训练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看似很难,其实设题点就在修辞手法的使用上。C项中关于修辞手法的使用的解释是错误的,“浑不怕”,是一种人格化的写法,是拟人;“要留清白在人间”,是暗喻,而不是象征,象征的特点是用一个具体的形象表达一个抽象的意义,一般是在表现手法的层面上讲。


石灰吟 赏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身碎骨浑不怕”。“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 展开阅读全文 ∨

本文链接:http://copcfund.org/gs/8510.html 转载需授权!

最新发布

随机文章

猜你还喜欢这些...

扫一扫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