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原文赏析及考点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作者:阮籍
时代:魏晋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译文
译文
因为忧伤,到了半夜还不能入睡,就起来弹琴。
明亮的月光透过薄薄的帐幔照了进来,清风吹着我的衣襟。
孤鸿在野外哀号,飞翔盘旋着的鸟在北林鸣叫。
这时徘徊会看到些什么呢?不过是独自伤心罢了。
注释
夜中不能寐, 起坐弹鸣琴:此二句化用王粲《七哀诗》诗句:“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意思是因为忧伤,到了半夜还不能入睡,就起来弹琴。夜中,中夜、半夜。
薄帷鉴明月:明亮的月光透过薄薄的帐幔照了进来。薄帷,薄薄的帐幔。鉴,照。
孤鸿:失群的大雁。
号:鸣叫、哀号。
翔鸟:飞翔盘旋着的鸟。鸟 展开阅读全文 ∨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考点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
阮 籍 |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
薄惟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
(1)对这首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薄帷:指薄薄的帐幔。
B.鉴:原指镜子,这里作动词“照”。
C.孤鸿:孤单的鸿鸟。
D.何见:出现了什么。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开头两句写夜不能寐,起而弹琴,为抒发自己的忧思。作者的忧思并不是一般的忧思,而是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产生的忧思。
B.“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造成了一种凄清的气氛。似乎在写景色,实际是写人。这样比直接写入更富有艺术效果。
C.“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显然还是写景。以鸿号,鸟鸣之动写静,从而烘托诗人孤独苦闷的心情。
D.全诗以景衬人,直抒胸臆,用比喻、象征等手法直接表现了诗人在严酷的政治统治环境下的苦闷绝望心情。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考点参考答案
答案:D;D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鉴赏
诗歌表达了诗人内心愤懑、悲凉、落寞、忧虑等复杂的感情。不过,尽管诗人发出“忧思独伤心”的长叹,却始终没有把“忧思”直接说破,而是“直举情形色相以示人”,将内心的情绪含蕴在形象的描写中。冷月清风、旷野孤鸿、深夜不眠的弹琴者,将无形的 “忧思”化为直观的形象,犹如在人的眼前耳畔。这首诗采用动静相形的手法,取得了独特的艺术效果。“起坐弹鸣琴”是动;清风吹拂,月光徜徉,也是动。前者是人的动,后者是物的动,都示意着诗人内心的焦躁。然而。这里的动是以如磐夜色为背景的。动,更衬出了夜的死寂,夜的深重。茫茫夜色笼罩着一切,象征着政治形势的险恶和诗人心灵上承受着的重压。这首诗言近旨远,寄托幽深,耐人寻 展开阅读全文 ∨
本文链接:http://copcfund.org/gs/8588.html 转载需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