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蜀道难·其二》·萧纲原文赏析及考点

散文社2022-07-28 07:18:36527

蜀道难·其二


作者:萧纲

时代:南北朝

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
笛声下复高,猿啼断还续。

蜀道难·其二 译文


译文
  巫山之长有七百里,巴水的水流弯曲,曲折颇多。行在巴水之上,不断有阵阵悠扬的笛声传来,声调时高时低,两岸的猿啼不断,断了还续。

注释
巴水:指巴地,在今天四川省。
三回曲:水流弯曲,长江在四川一带曲折颇多。三,不是确数,是约数,很多的意思。

蜀道难·其二 考点


阅读《蜀道难》中的下列诗句,完成下题。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1.李白丰富和奇特的想象,充分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请结合节录的诗句。分析诗人怎样运用点面结合和夸张手法的?

2.诗人给“畏途”营造了凄情、惊险的气氛,请对此作简单分析。

3.结合选段,概括古老蜀道的特点。(不超过10个字)

4.结合选录的二段,分析《蜀道难》的语言特点。

蜀道难·其二 考点参考答案


答案:
解析:

  1.“上、下”四句写面,整体形象:“青泥”四句写点。

  2.“但见”四句渲染凄清气氛;“连峰”四句渲染惊险气氛。

  3.逶迤千里,峥嵘高峻。

  4.奔放、散文化语句。使用设问,感叹句和排比句式,语势参差错落有致,又极其酣畅。

蜀道难·其二 简析


  自汉魏以来,历代文人就在有关蜀道的作品中对其加以描写渲染。萧纲的《蜀道难》写了巫山一带的险峻地势,诗歌短小而凝练。

本文链接:http://copcfund.org/gs/8615.html 转载需授权!

最新发布

随机文章

猜你还喜欢这些...

扫一扫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