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说:中国古代是怎么处置逃兵的(图)
中国古代是怎么处置逃兵的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不管是古代还是近代战争,过程中都会出现一些逃兵。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可能是遇到敌人打不过,或者是各种情况。在近代的话,逃兵都是要被枪毙的。那么在古代,他们都是怎么处置逃兵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在古代,很多士兵都是被强制征召去战场的,毕竟在一些封建王朝中,没有多少人愿意当士兵的。那么这个时候就是会强制性充军。可是在古代,打仗是无情的,所以很多时候都会通过逃跑来保证自己的性命。在秦朝的时候对于逃兵就制定过一些方案,征兵的队伍一般都是五个士兵被编为“伍”。如果有一个士兵逃跑的话,那么其他的四个士兵全都要收到株连,如果想要免除株连的话,就必须要在战场上看下敌军一个脑袋来抵罪!这样的制度确实是大大限制了逃兵。
到了唐朝的时候,他们明确的将逃兵化为两大类,一个是临阵脱逃的,一个是驻防时逃跑的。如果在军队开拔的时候逃跑,逃跑时间一天就判刑一年,两天两年,如果超过半个月的话就判处死刑。如果是临阵逃脱的话,不管士兵跑多久,抓回来都是直接问斩。驻防期间,士兵逃跑一天杖责八十,三天加一等,最高可判处流放三千里。
等到了清朝的时候,因为是满清统治的汉人,所以很多军令都是沿用的明朝的,但是清朝对于逃跑者,绞刑是被修改了,变成了死缓。但是随着军队的改革,逃兵的处置也是越来越严重。只要是出现逃兵,那就会立刻斩杀。根本没有什么驻防和出征的区别。
本文链接:http://copcfund.org/ls/44233.html 转载需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