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道:乌台诗案对苏轼意味着什么(图)
乌台诗案对苏轼意味着什么
对于苏轼,大家可能并没有太多的了解,知道的也就是关于苏轼写的一些非常精彩的诗句。但是关于他的一些故事,还是非擦汗功能跌宕起伏的。那么这个“乌台诗案”对于苏轼来说意味着什么呢?乌台诗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讲述的是什么事情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乌台诗案古诗梗概
乌台诗案发生于元丰二年(1079年),时御史何正臣上表弹劾苏轼,奏苏轼移知湖州到任后谢恩的上表中,用语暗藏讥刺朝政,御史李定也曾指出苏轼四大可废之罪。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
“乌台诗案”是宋代第一起震动朝野、影响深远的“文字狱”,也是北宋后期党争的一次恶性发作。所谓“乌台”,即御史台,因官署内遍植柏树,又称“柏台”。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乃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的导火索是苏轼在调任湖州太守,照例上表谢恩的奏章《湖州谢表》,其中写道“伏念臣性资顽鄙……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隋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其中,“不适时”、“新进”等字眼刺痛了变法派的神经。
表面上的原因是苏轼作为文坛盟主,声望比较高,在他身边聚集了“苏门四学士”等一大批有影响力的著名文人,变法派扳倒了苏轼,就扳倒了一大半的反对派。
根本的原因是对苏轼不世才华的嫉妒与恐惧。苏轼每写下一首讥讽变法的诗词,都深深刺痛着变法派当权人物的心,他们当然想着将苏轼除之而后快。
2、乌台诗案的受害人是谁
乌台诗案的受害人是苏东坡,北宋非常有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中国历史上鼎鼎有名的人物。
苏轼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在中国文坛并有佳名,史称“三苏”,兄弟两人从小在父亲的教导下学习,这也导致他们生性放达,为人率真,喜欢结交好友,经常和三五朋友一起出门寻找品尝美食。
苏轼和很多的诗人、散文家一样,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曾经在多地担任过官职,苏轼刚刚步入仕途的时候,朝廷正在进行王安石变法,新旧两派的长期对峙,斗争十分激烈,而苏轼维护守旧派,不赞成变法。
虽然苏轼多次上书宋神宗表明态度,宋神宗并没有给苏轼任何答复,反而是将苏轼一再调任,之后因为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无故不准擅自离开黄州。
徽宗即位后,苏轼的官场生涯一直都在奔波中,之后因为大赦,在北归途中不幸去世,享年六十五岁,其子苏过遵嘱将父亲灵柩运至郏城县安葬,宋高宗即位后,追赠苏轼为太师,谥为“文忠”。
3、乌台诗案对苏轼意味着什么
也许,你会觉得,乌台诗案使苏轼成长了,磨练了他的意志,稳定了他的诗风。不论什么事情,都不能一概以结果去判定作者遭遇过的事都为好或者都为坏。你见到这时更加豁达的苏轼,却没见过那个敢作敢当的苏轼。那是正值王安石变法之际,苏轼勇敢站出来反对,发表己见,不畏权贵。苏轼因年轻时文思敏捷,创作过大量诗文、词藻,在文学、政治领域有一定声望,延至了王安石变法。凡是变法,必定触及一部分人的利益,王派利益受损,心有怨言,通过搜集苏轼的诗文,证明王安石有不忠执念,皇帝大怒,将其贬入黄州。这是苏轼第一次遭遇贬谪,被贬的理由也冠冕堂皇,我猜那时的苏轼一定愤愤不平。被贬后的苏轼安心在黄州治理,只是对于写诗有了芥蒂,倒不是不再提笔,而是很少提笔,提了又放下,再提笔时,字字斟酌、推敲,恐怕居心叵测的人再捡了漏告上一状,现实的艰苦并不代表苏轼不再豁达,他反而能够以更加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世间种种,或好或坏,他都不为所动。
可苏轼的前期写作就十分成功,如果没有乌台诗案,我相信苏轼将会发展得更好,这是无意的。苏轼看问题的角度很全面,诗风也很难模仿,总有一种大将风采,让人感觉到王者归来之气魄。他的作品已经让他进入到更多人的眼中,乌台诗案的时间正是苏轼发展自己人脉圈的关键时刻,苏轼需要认识的人不只有诗人同行,还需要处理好与政党之间的关系,这些才能使苏轼的实力强大起来。而苏轼恰恰在按照这个方向行走,王安石变法彻底打乱了苏轼的计划。如果没有变法,苏轼就不会对新政提意见,遭到小人算计,也就没有之后的贬谪了。如果这些没不复存在,苏轼凭借一身才气与努力,一定会在官场上去的一个高度的地位。
从古至今想要做成大事的人,不少有高超的才能,更重要的是有一颗坚定的心及不懈的努力。苏轼十分清楚这个道理,也一直按照这个标准去努力,只是深陷政治迫害,走了不少弯路,错过了不少良机,如果能有更好的社会环境,苏轼这类人一定会活得风生水起。乌台诗案不仅代表苏轼的被贬经历,更意味着良好机遇的缺失,成功路途的可望而不可及。
本文链接:http://copcfund.org/ls/44982.html 转载需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