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陶渊明原文赏析及考点

散文社2022-07-28 03:38:25524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


作者:陶渊明

时代:魏晋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辰 一作:晨)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 译文


译文
精卫含着微小的木块,要用它填平沧海。
刑天挥舞着盾斧,刚毅的斗志始终存在。
同样是生灵不存余哀,化成了异物并无悔改。
如果没有这样的意志品格,美好的时光又怎么会到来呢?

注释
精卫:古代神话中鸟名。据《山海经·北山经》及《述异记》卷上记载,古代炎帝之女精卫,因游东海淹死,灵魂化为鸟,经常衔木石去填东海。衔:用嘴含。微木:细木。
刑天:神话人物,因和天帝争权,失败后被砍去了头,埋在常羊山,但他不甘屈服,以两乳为目,以肚脐当嘴,仍然挥舞着盾牌和板斧。(《山海经·海外西经》)
猛志:勇猛的斗志。 展开阅读全文 ∨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 考点


古诗文名句默写。

(1)周公吐哺, 。(曹操《短歌行》)

(2) ,猛志固常在。(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

(3)三顾频烦天下计, 。(杜甫《蜀相》)

(4) ,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题乌江亭》)

(5)衣带渐宽终不悔, 。(柳永《蝶恋花》)

(6)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7)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礼记·虽有嘉肴》)

(8) ,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

(9)古诗中,动物的出现为春色平添了几分生机,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通过动物写明媚春光的两句诗是:“ ”。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 考点参考答案


魏晋《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陶渊明原文赏析及考点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 鉴赏


  陶渊明一生酷爱自由,反抗精神是陶诗重要的  主题,这首诗赞叹神话形象精卫、刑天,即是此精神的体现。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起笔二句,概括了精卫的神话故事,极为简练、传神。《山海经·北山经》云:“发鸠之山……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精卫为复溺死之仇,竟口衔微木,要填平东海。精卫之形,不过为一小鸟,精卫之志则大矣。“精卫衔微木”之“衔”字、“微”字,可以细心体会。“衔”字为《山海经》原文所有,“微”字则出诸诗人之想象,两字皆传神之笔,“微木” 展开阅读全文 ∨

本文链接:http://copcfund.org/gs/8521.html 转载需授权!

最新发布

随机文章

猜你还喜欢这些...

扫一扫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