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拟行路难·其四》·鲍照原文赏析及考点

散文社2022-07-28 05:33:28631

拟行路难·其四


作者:鲍照

时代:南北朝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拟行路难·其四 译文


译文
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各自向不同方向流散。
人生是既定的,怎么能成天自怨自艾。
喝酒来宽慰自己,因举杯饮酒而中断歌唱《行路难》。
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欲说还休欲行又止不再多说什么。

注释
“泻水”二句:往平地上倒水,水流方向不一喻人生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 泻,倾,倒。
“举杯”句:这句是说《行路难》的歌唱因饮酒而中断。
吞声:声将发又止。从“吞声”、“踯躅”、“不敢”见出所忧不是细致的事。
踯躅(zhí zhú):徘徊不前。
自宽:自我宽慰。
举杯断绝歌路难:因 展开阅读全文 ∨

拟行路难·其四 创作背景


  南北朝时期,群雄割据,社会动荡。鲍照出身寒微,怀才不遇。于是常常借诗歌来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表现出了寒门志士备遭压抑的痛苦,传达出了寒士们慷慨不平的呼声,充满了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情绪和抗争精神。这种忧愤的情感发于作品之中,形成了他诗歌的独特风格。

拟行路难·其四 考点


阅读《拟行路难(其四)》,完成下列各题。

             拟行路难(其四)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1)请说明此诗句式上的特点及表达的感情。

(2)诗歌开头两句用什么样的手法写出了怎样的哲理?

拟行路难·其四 考点参考答案


答案:
解析:

  (1)此诗为歌行体,前六句为五七杂言,句式长短相间,交错、回环、注意读出时缓时急的节奏感,体会诗人半吐半吞、欲说还休的情感。最后两句连用七言,如滔滔洪水,奔涌而出,诵读时要注意音节中所体现出的感情高潮。

  (2)用比喻的手法,说明就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是由家庭门第的贵贱决定的。这是古代的血统论。


拟行路难·其四 赏析


  这首诗是《拟行路难》中的第四首。抒写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下,深感世路艰难激发起的愤慨不平之情,其思想内容与原题妙合无垠。起首两句,通过对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接下四句,诗人转向自己的心态剖白。全篇构思迂曲婉转,蕴藉深厚,此诗托物寓意,比兴遥深,而又明白晓畅,达到了启人思索、耐人品味的艺术境界。

  诗歌起笔陡然,入手便写水泻地面,四方流淌的现象。既没有波涛万顷的壮阔场面,也不见澄静如练的幽美意境。然而,就在这既不神奇又不玄妙的普通自然现象里,诗人却顿悟出了与之相似相通的某种人生哲理。作者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 展开阅读全文 ∨

本文链接:http://copcfund.org/gs/8574.html 转载需授权!

最新发布

随机文章

猜你还喜欢这些...

扫一扫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