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桓灵时童谣》·佚名原文赏析及考点
桓灵时童谣
作者:佚名
时代:两汉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
高第良将怯如鸡。(如鸡 一作:如黾)
桓灵时童谣 译文
译文
被推举作秀才的人竟然不识字。
被荐举作孝廉的人竟然不赡养父母。
被选拔为寒素、清白的人竟然像污泥一样肮脏,
被称为是干吏良将的竟然象鸡一样胆小。
注释
秀才:汉代为举士的科目,要文才出众的人才能当选。
察:选拔。
孝廉:本来是汉代选举官吏的两种科目。“孝”指孝子,“廉”指廉洁之士,后来合称“孝廉”。
寒素:汉晋时举拔士人的科目名。一说指出身清贫。
清白:也是汉代选拔士人的科目名。一说指为官清廉。
高第:汉代选拔士人的科目名。一说指出身豪门。
桓灵时童谣 创作背景
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命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从此这一制度正式确定。这本来是选拔人材的办法,但在东汉后期腐朽的政治环境中,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清白正直之士受到排挤陷害,出现公然“卖官”的事。这首童谣,便是对这种社会现象的揭露与讽刺。
桓灵时童谣 考点
汉桓帝.灵帝时,社会上流行一首童谣:“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黾。”对童谣理解正确的是
A.人们对当时社会政治腐败十分反感
B.人们对古代科举制度不公极为不满
C.儒家思想和封建伦理制度受到质疑
D.士族门阀制度逐步走向腐朽衰落
桓灵时童谣 考点参考答案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可以判断出说明的是“重德不重才”的“察举”制度。察举制到了东汉末年,一些人为了走仕途,开始做政治秀、道德秀,直接表现了当时社会政治腐败。该材料讽刺的正是这种现象。BD说法不符合时间,封建伦理制度仍受到推崇。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
桓灵时童谣 赏析
“举秀才,不知书。”凡举作秀才科的人,本应文才深秀、学富五车,但实际上却连字都不识,于是便产生了名与实强烈的对比,夸张又并不让人觉得虚诞。
“察孝廉,父别居。”孝、廉本来两科,后来合而为一,应是事亲孝顺、处事廉洁之人当选。这里复词偏义,重在讲“孝”。孝之最为基本的,就是奉养双亲。但这位被荐之人,竟是与父亲分居而住,就中国古代家庭观念来看,无疑是不孝之举了。
“寒素清白浊如泥”,寒素与清白,可能是性质相近的两个科目。汉代察举科目,只随皇帝高兴与需要而定,所以并不固定。《晋书·李重传》中讲到举寒素要符合“门寒身索,无世祚之资”的条件,选举制度汉晋相 展开阅读全文 ∨
本文链接:http://copcfund.org/gs/8583.html 转载需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