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原文赏析及考点

散文社2022-07-29 02:38:391799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作者:孟浩然

时代:唐代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译文


译文
八月湖水盛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想要渡水却没有船只,闲居不仕,有愧于圣明天子。
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

注释
洞庭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在今湖南省北部。张丞相:指张九龄,唐玄宗时宰相。
涵虚:包含天空,指天空倒映在水中。涵:包容。虚:虚空,空间。
混太清:与天混为一体。太清:指天空。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云梦大泽水汽蒸腾,洞庭湖的波涛摇撼着岳阳城。云
梦泽:古代云梦泽分 展开阅读全文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公元733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当时孟浩然西游长安,张九龄任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士,二人及王维为忘年之交。后张九龄拜中书令,孟浩然写了这首诗赠给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九龄的引荐。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考点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解释下面的诗句。

(1)太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端居耻圣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诗的前四句写诗人登上岳阳楼所看到的波澜壮阔的洞庭湖。

(  )

(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两句写景雄浑壮阔,极富艺术感染力。

(  )

(3)“欲济无舟楫”写诗人想渡湖却没有渡湖的车辆和船只。

(  )

(4)“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两句是比喻诗人想做官而没有途径。

(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考点参考答案


答案:
解析:

  1.(1)指天,天空。

  (2)闲居不仕,有愧于圣明天子。

  2.(1)√

  (2)√

  (3)×

  (4)√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赏析


  洞庭湖,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在湖南北部。张丞相指张九龄。这是一首投赠之作,诗人希望时任中书令的张九龄予以援引,但是,诗人却没有直说,而是通过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而曲折地表达出来,已具浓郁的诗意,同时,对于在此本来是藉以表意的洞庭湖,在诗人的笔下却得到泼墨山水般的大笔渲绘,呈现出八百里洞庭的阔大境象与壮伟景观,实际上已成为山水杰作。

  首先点明时令,时值“八月”,湖水泛溢,可见当年秋汛汹涌,一个“平”字,可见湖水涨漫,已溢出堤岸,造成湖水与湖岸相平的景象。洞庭本来就号称八百里,加上这样的浩大水势,其水岸相接、广阔无垠的情状更增浩瀚气势。 展开阅读全文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赏析


  张丞相即张九龄,也是著名的诗人,官至中书令,为人正直。孟浩然想进入政界,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给予引荐。他在入京应试之前写这首诗给张九龄,就含有这层意思。这是一首干谒诗。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赠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的赏识和录用,只是为了保持一点身份,才写得那样委婉,极力泯灭那干谒的痕迹。诗的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

  开头两句交代了时间,写出了浩瀚的湖水。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景象是阔大的。“涵”,有包含的意思。“虚”,指高空。高空为水所包含,即天倒映在水里。“太清 展开阅读全文 ∨

本文链接:http://copcfund.org/gs/8715.html 转载需授权!

最新发布

随机文章

猜你还喜欢这些...

扫一扫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