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许浑原文赏析及考点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作者:许浑
时代:唐代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随山 一作:随关)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译文
译文
晚风中的红叶萧萧落下,长亭里痛饮下别酒一瓢。
天上残云飞回太华山上,稀疏的细雨越过中条岭。
苍莽的树色随城关远去,黄河呼啸流进遥远海洋。
明日里就要抵达都城中,我仍在做那渔人樵夫梦。
注释
阙:指唐都城长安。潼关:关名,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境内。
红叶晚萧萧:一作“南北断蓬飘”。
长亭:古时道路每十里设长亭,供行旅停息。
太华:即西岳华山,在今陕西省华阴县境内。
过:一作“落”。中条:山名,一名雷首山,在今山西永济县东南。
山:一作“关”。迥:远。
海:一作“塞 展开阅读全文 ∨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创作背景
潼关,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北部,形势险要,景色宜人,地位特殊。历代诗人路经此地,往往要题诗纪胜。许浑从故乡润州丹阳(今属江苏)第一次到长安去,途经潼关,也为其山川形势和自然景色所深深吸引,兴致淋漓,挥笔写下了这首诗作。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考点
秋日赴阙题潼关①驿楼
(唐)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②,疏雨过中条③。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注】①潼关,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境内,位于陕西、陕西、河南三省要冲。②太华:华山。在今陕西省华阴县③中条:山名,一名雷首山,在今陕西永济县东南。
1.“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2.这首诗勾勒了一幅秋日行旅图,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景物描写的特点。(4分)[来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考点参考答案
【答案】
1.表现了诗人出仕为官和归隐山林的矛盾心理,表达了对渔樵生活的留恋和怀念之情。(2分)
2.(1)远近结合(由近到远)。先从近处着笔,写枫叶在秋风中的沙沙响声和长亭夜宿独自饮酒的情景,再描绘四周的远景,写华山的“残云”,中条的“疏雨”,随山远伸的“树色”,在远处奔腾激荡的“河声”。(2)化静为动(以动衬静)。赋予华山、中条山等以动感,显现出生机和活力,同时反衬环境的空旷、悠远、宁静。(4分,各2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解析】略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赏析
此诗开头两句,诗人先勾勒出一幅秋日行旅图,把读者引入一个秋浓似酒、旅况萧瑟的境界。“红叶晚萧萧”,用写景透露人物一缕缕悲凉的意绪:“长亭酒一瓢”,用叙事传出客子旅途况味,用笔干净利落。此诗另一版本题作“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这个材料,可以帮助读者了解诗人何以在长亭送别、借瓢酒消愁的原委。
然而诗人没有久久沉湎在离愁别苦之中。中间四句笔势陡转,大笔勾画四周景色,雄浑苍茫,全是潼关的典型风物。骋目远望,南面是主峰高耸的西岳华山;北面,隔着黄河,又可见连绵苍莽的中条山。残云归岫,意味着天将放晴;疏雨乍过,给人一种清新之感。从写景看,诗人拿“残云”再加“归”字来点染华山 展开阅读全文 ∨
本文链接:http://copcfund.org/gs/8934.html 转载需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