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谈:水浒传宋江为何要杀阎婆惜(图)
水浒传宋江为何要杀阎婆惜
说到水浒传宋江,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一个人,对于朋友之间的义气那肯定是没话说的。不过对于女人就不一样了,要知道,宋江可是亲手杀了自己的小妾阎婆惜。可是这是为什么呢?宋江为什么要杀阎婆惜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宋江和阎婆惜的关系
宋江与阎婆惜是夫妻关系,在小说里记载阎婆惜卖身葬父,宋江给了她十两银子,她母亲为了感恩将阎婆惜送给宋江为外室。
阎婆惜也叫阎惜娇,是小说《水浒传》里的一个女性角色,歌妓出身,容貌美丽,因为原本是歌妓,所以琴棋书画,歌舞音乐都很擅长,而且文中还描述她能写一手好文章。
阎婆惜的身份是宋江的外室,书中交代她是因为卖身葬父,宋江给了她十两银子让她做安葬费,阎婆惜的母亲为了感激宋江,就将女儿送给他。阎婆惜在跟着宋江的时候,喜欢上了小官吏张文远,两人勾搭成奸。
后来晁盖一行人劫生辰纲,事情败露眼看就要被官府捉拿,宋江为了掩护他们,通风报信,使他们逃脱。后来两人为了感谢宋江,给宋江送黄金报恩。但宋江没收,可两人的通信被阎婆惜发现。阎婆惜以此为要挟,让宋江把财产、房屋都给她,并且要信中提到的黄金。宋江没有黄金给她,两人就发生了争持,宋江失手杀了阎婆惜。
因为惹上了人命宋江才走投无路,上了梁山,阎婆惜可以说是文中一个推动故事情节的重要人物。
2、水浒传宋江为何要杀阎婆惜
宋江在纳阎婆惜之前未曾娶妻在郓城县只是自个儿住,宋家村老家只有老爹宋太公和兄弟宋清二人,家里一丝脂粉气都不染。宋江原也不想包养阎婆惜,却挡不住王婆撺掇,只得依了。但是宋江本心对阎婆惜并无感情,就像家里个普通物品一样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只在刚纳阎婆惜的最初几天与其同宿,以后就来得少了。更明显的是,宋江听到阎婆惜与张文远有染的传闻时不以为怒反而远避,可见阎婆惜在宋江心中实在是无足轻重。
阎婆惜本对宋江本来就无情,依着她的心思是离开宋江去和张文远过日子。但是一时半会儿又离不开宋江,一是阎婆惜虽然不是宋江正式的夫人,但宋江没休了她也不能自己改嫁,和张文远只能偷摸地来往。更有一点,阎婆惜娘儿俩本身没有经济来源,靠宋江养着才过得体面,最如意的算盘是,宋江只管衣食住行人别上门,阎婆惜自和张文远寻欢作乐。不过这样太一厢情愿,宋江花钱大方不等于是傻子,他钱再多也不会替别人养情妇,日子长了肯定休掉阎婆惜,不会给她多少钱,阎婆惜知道这样的结果捞不到好处。那么另一种算盘是从宋江处结结实实捞一笔金银,然后解除和宋江的关系,和张文远去逍遥快活。但这个算盘实行起来有难度,宋江虽然拿钱不当钱,却未必阎婆惜要多少就肯给多少。天幸宋江把招文袋忘在楼上,里边居然还有晁盖的信,信上居然还说有一百两金子,这简直是上天送给阎婆惜的礼物。凭着这个可以决定宋江整个家族存亡的把柄,阎婆惜应该能从宋江身上榨尽他能力范围内的最后一滴油水,再怎么着,全家人性命最要紧呀,阎婆惜这个算盘一点都没打错。
果然阎婆惜提的前两个条件宋江都毫不犹豫答应了,任阎婆惜改嫁这个条件估计就算没晁盖的信作要挟宋江也会答应,本来就不好那口,爱嫁谁嫁谁,宋江才懒得管那么宽。第二个条件虽说宋江在阎婆惜身上花了不少钱,但一则宋江向来钱不当钱使,二则比之全族人性命这点钱实是鸿毛之于泰山,所以对这个条件宋江不用多考虑也依了。但是冤家路窄讲到第三个条件却不顺当了,晁盖偏偏把一百两金子报账似的写在信上,宋江偏偏拿了一条金子作证似的留在招文袋里,其余的大头却打死也拿不出。
所以第三个条件谈不成,宋江解释到天边阎婆惜也不信,别说阎婆惜不信,换谁也不会信,。要么都不拿,哪有只拿小头退回大头的理,世上没有跟钱过不去的人。宋江也曾想过另外去筹备一百两金子给阎婆惜,只要现在马上把信烧掉。但筹钱需要时间,阎婆惜认定了宋江在骗她,定要他当时拿钱。这样就是个解不开的死结,招文袋在阎手里宋江不放心,交还宋江则阎婆惜不放心,两边都怕被对方算计。事情闹到这地步,就像在悬崖峭壁边相遇,再没有可回旋的余地,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勇者胜,谁力大谁说了算。阎婆惜一个弱女子,自然不是宋江的对手。
阎婆惜一声“黑三郎杀人也”正好提醒了宋江。杀惜之事看似是宋江一时冲动之举,其实宋江未尝不作过考虑,这时候把阎婆惜一刀杀却正是相对来说最低成本的避祸方案。一是死人嘴里没招供,可以万无一失地保密。二是相对于私通梁山的罪名,杀阎婆惜的罪名要小很多,晁盖一伙是朝廷的钦犯,私通梁山全家都要杀头;杀阎婆惜却不是抄家灭门的罪,最坏打算只是宋江抵命没有全家性命之忧。何况阎婆惜一个外来风尘女子,全无背景后台宋江在郓城则人脉资源丰富,上下活动一番逃脱死罪的可能性很大,杀头抵命的风险较小。事实也是这样,阎婆惜把命案告到县衙,上到知县下到衙役都为宋江开脱宋江杀了阎婆惜,同情阎婆惜的人不少,说宋江误杀的也不少,但是宋江杀阎婆惜是在他左右权衡之后,杀阎婆惜的代价最小,所以他才杀了阎婆惜。
本文链接:http://copcfund.org/ls/45238.html 转载需授权!